第473章 盟誓[第1页/共2页]
母亲倾着身看我,头几近碰到我的额头:“你让女人出使突厥?”
母亲等了好久,方问我道:“你既定此计,想必心中也有了人选?”
母亲俟世人看完,方缓缓开口:“太子和长乐是我的后代,你们是我的本家。他们与你们,虽非同父骨肉,却也是嫡亲骨肉。”
我们一齐应诺,母亲方暴露些怠倦的笑意,挥手道:“三思带你侄儿们归去处事,二郎也代我去承嗣那边看看,叫三郎和守礼同去。长乐留下。”打发了世人,独与婉儿和我在内时,方敛了戚容,坐在坐上,斜抬眼皮看我:“朕觉得你昨日已听明白了。”
母亲淡淡道:“你还没说到底用谁。”
母亲竟未活力,只是悄悄地看着我,很久,方在我脸上悄悄一捏,感喟道:“若你是个男孩,该有多好。”
母亲点点头,一手牵着李暅,一手牵着武三思,眼看向我,淡淡道:“司天监已择出谷旦,届时你们当为盟誓,今后两家并如兄弟,相亲相爱,毋失毋忘。”
李暅亦泣道:“儿之一发一肤,皆受自阿娘,阿娘之宗家,便是儿之宗家。儿当兄事魏王、梁王,视魏王兄之子如己子。”
武三思恭敬接了,翻开李暅的疏一看,便暴露感激之色,持续将疏看完,传与武攸宁,武攸宁怔愣半晌,向李暅和我一点头,再一一传与武氏诸王,诸人皆有所震惊。
李暅较我来得更晚,来时却已换了素服,瞥见诸武时微微愣了一下, 半晌后便扑到母亲跟前,哽咽着道:“阿娘,魏王兄…”一句以后, 泪水便簌簌而落,诸武本都没哭, 被他一带,武三思便叫了一句“阿兄”,爬到母亲跟前, 泪如泉涌,诸武也陆连续续地起了哭声,殿中哭声一片, 仿佛号丧。母亲常日里最忌讳这等沮丧态势,现在却未出言禁止,缓缓看向殿中,目光自武三思、武攸宁、李暅和我的脸上一一扫过,向婉儿一看,婉儿便捧了两封奏疏来,母亲命武四娘接了,递给武三思看:“这是太子与长乐对西北事的上疏。”
我道:“吐蕃那边,可派前之使者郭震,此人十八岁即为进士,任气好义,素有胆气,所上之《宝剑篇》也曾得阿娘御口赞美,使学士等传阅,前次出使,颇多敏辩,吐蕃高低皆为之佩服,又得窥吐蕃君臣反面之详情,与军情司所得相印证,还献诽谤之计。儿觉得,派他去,方能劝服吐蕃出兵。突厥处,则须二人,正使老成慎重,遇事转圜,以确保淮阳王之安危,副使小巧油滑,巧舌善辩,乘机办理,争夺能先将淮阳王接返来。别的,边陲亦当驻扎勇猛之将,乘机而动,一为策应使者,二为夹攻突厥,三则吐蕃君臣既不相和,或权臣或首级,一方若出兵在外,国中留守,必有所动,我们亦可相机或清君侧,或剿权臣,若击溃突厥以外,能再重创吐蕃,便是上上功德。”
我道:“军国大事,自当阿娘圣心专断,儿不敢妄议选人。”一顿首后,方道:“不过此计系崔明德首献,崔明德此人素有韬略,博古通今,善于文籍,多言善辩,儿觉得,能够她为副使。”
我再顿首道:“胡人素轻礼法,不管帐较这么多小事,何况另有正使在——我大周连天子都是女人,胡人也并未是以便轻视于我,国度势盛,万邦来朝,这难道女人的功绩?若说用女人不祥,则和亲之事,夙来都用女人,向来也只见两国邦交,未见因用了女人和亲,便两邦反目了。崔明德一个弱女子,本身都愿出使凶地、为国蹈火,我们食优厚俸禄,据庙堂而泛谈高远,又有甚么来由不让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