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内收台湾,外拒夷敌[第4页/共10页]
清朝西到葱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这个处所明天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国边境达到鼎盛,面积大抵是1300万平方千米。这就不像之前那些王朝的边境,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这时就牢固下来了。我就这么大,每一寸地盘都是我们的,谁也别想侵犯去,近代今后才逐步丧失。以是,中国明天的版图是清朝奠定的。
郑经身后,郑克塽年幼,清廷趁台湾“主少国疑”,命施琅② 进军台湾。施琅原是郑胜利的部将,当年获咎了郑胜利,被郑氏满门抄斩,孤身一人投向了清朝,念念不忘要收回台湾,对清廷忠心耿耿。他打败郑军,攻到台湾岛上后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郑胜利的陵庙,拜祭先主。你当年杀我百口,我不记仇。郑氏子孙都吓坏了,郑克塽当时只要13岁,先王当年杀他百口,他这一打败仗,我们郑氏必定要灭族了。没想到,他第一件事儿就去拜祭先王的陵庙。更动人的是,康熙天子为郑胜利庙亲题春联:“四镇多异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外洋有孤忠。”
明天也是如许,台湾是我国独一面对承平洋的省分,收回了台湾,就意味着我们冲出了第一岛链,真正进入了大洋,我们的水兵才气变成洋军。不然只是水兵,只能在海里扑腾,统统进入大洋的海峡要道都被人家封闭着。
郑和下西洋的目标不是生长外洋贸易,不计经济效益,给明朝形成了庞大的承担。七次下西洋,600万两银子花出去,全部一个散财孺子,走到哪儿都给人家散钱。只要你奉明朝为正朔,瞥见我这船上没有,银子、绸子、瓶子随便给。中国使臣宣旨“奉天承运,天子诏曰”,人家酋长在地下跪着直乐,你们皇上是老迈,狗屁!真主安拉是老迈。但是一看船上正往下抬东西呢!老迈!郑和来一趟,各国抢着往中国进贡。中国厚往薄来,怀柔远人,你给我进贡一毛,我还你十块,谁不来啊!最后逼得中国命令,你们别每天来,我受不了了。朝鲜、越南、琉球,一年一贡。你让朝鲜一年来一趟,他能来四趟,他来给点儿破布片甚么的,天子就要回赠金银财宝,他的使团来了,带着高丽参就开端卖,趁便赚一笔。朝鲜、越南、琉球这三国因为跟中国事同种同文,几近就是同一国度,以是这三国一年一贡。泰国、缅甸,八年来一次。阿富汗25年来一次,你别老来,大胡子向来不洗,羊肉味把皇上熏着了。
郑胜利收回台湾
但是郑胜利光复台湾,是为了建立反清复明的基地。当时全都城是清朝,只要台湾是明朝,不奉大清正朔,仍然利用南明永历的年号,永历天子都给勒死了,仍然用永积年号。明朝的鲁王朱以海到了台湾,但被郑家囚禁起来了,实际上是郑家占了台湾,以延平王的身份停止统治。
中国当代十大兵法,有两本是戚继光写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孙武子就是一本《孙子兵法》嘛!李靖就是一本《李卫公问对》。岳飞甚么都没有,《武穆遗书》是小说。十大兵法戚继光写了两本,够文武双全的。倭寇安定后,朝廷调戚继光防备蒙古。明朝当时是北虏南倭之祸,北京这边的长城全都是戚继光修的。戚继光写诗说:“南北奔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旬日,都是横戈顿时行。”他可谓明朝第一名将,安定倭寇,不愧为民族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