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03. 翻着花样儿巩固政权

03. 翻着花样儿巩固政权[第6页/共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条,不得殛毙士大夫,上书言事者无罪。在宋朝,你只如果读书人就没有极刑。文官没有被判极刑的。这一没有极刑,你说贪污如何办?杀还是不杀?祖宗家法是不准杀士大夫,那就放逐吧,他又说士可杀不成辱。放逐就是一种欺侮,还不如杀了。皇上说,那只能无罪开释了,一件称苦衷儿我也做不得。宰相说,这类称苦衷儿你不做也罢。

比如在清朝,就有懋勤殿勾到。天子在懋勤殿用朱笔将死囚姓名勾去,表示批准,又称“勾决”或“勾到”。勾决咨文下达便可履行极刑。勾一小我,大臣就要下跪三次给他讨情,上天有好生之德,请皇上恩准。皇上说这家伙太坏,勾了,但大臣还是每一小我要要求三回,别杀他,上天有好生之德。实在也就是做个模样。因为普通判极刑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勾了就完了。

省试就是厥后的会试。有些内行的誊写成会考,高中毕业才会考呢。这些书说康有为在北京插手会考,康有为哪其中学的,高三几班的?厥后,科举又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会试就是省试和殿试。院试是最低的,中了的叫秀才,没中就是童生,当代没有毕业这一说。

北宋不但收缴了处所的财权,还限定藩镇享有的贸易特权,严禁官员买卖货色,更不答应将经商当作第二职业,操纵官职之便赚取外快。因为“外州无守财”,朝廷便得以节制天下财务,导致宋朝的“天下支用,悉出于三司”。

赵匡胤除了对中心、处所政权的完整掌控外,对于法律讯断权也不放过。因为五代藩镇放肆,乃至不顾法律而随便杀人。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命令,各州讯断的极刑必须由刑部停止复审,并且还规复了县尉,由县尉执掌一县司法治安的权力。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赵匡胤明令,制止藩镇以牙校审断州府刑狱的陈规成规,任命科举退隐的文官来断案,剥夺了藩镇对州府普通案件的审理权。极刑要报请中心,一向到明天都是如此。比如,在安徽杀了人,判极刑,须最高群众法院批准。当然普通不会被采纳,准能批准,但是必然要把极刑报给中心。当代极刑都是由天子亲身批准。

比如说狄青野生了一只狗,能够这只狗不谨慎碰了头,脑袋只是肿了个包罢了,可到了谏官的嘴里就变成这条狗头上长出了角;有一次,狄青家早晨燃烧纸钱祭奠先人,事前忘了告诉卖力消防的厢吏,成果厢吏瞥见火光连夜陈述开封府。固然当府吏敏捷赶到时,“火”已灭了好久,但第二天,城中就开端哄传狄青家早晨有怪光冲天;乃至连京师发大水,狄青家宅被淹,被逼无法只好临时先住到阵势比较高的相国寺,他在大殿上拜拜佛,也被说成是他要篡夺皇位的行动,引发人们的思疑。任何人也不能禁止关于狄青造反称帝的谎言,宋仁宗被逼无法,为了保全狄青,只好夺职了狄青枢密副使一职,加宰相头衔,出知陈州,分开了都城这块是非之地。

皇上给你一个阵图,照着打。你拿着阵图到了火线,翻开就傻眼了,按皇上的安插底子没法打,再叨教皇上吧。没等你叨教到,敌军到面前了,下辈子再叨教吧。

赵匡胤为了豆割宰相的权力,还另设参知政事,实为副相,分掌民政;又以枢密使主管军政;再以三司使总领财务。以是在宋朝,凡是具有宰相这一官称的人,只意味着他具有宰相的资格和能够支付宰相的俸禄,并不料味着他真的就是宰相了。只要天子调派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他才气算是实际的宰相。这类绕山绕水的干部轨制,常常会使我们在碰到大宋帝国的官职称呼时,一头雾水,完整找不到北。比如,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判中书费事这个称呼,实际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但在字面上,它的意义是尚书省副首长兼中书省副首长,然后代理中书省首长。是以,名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实际上并没有甚么权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