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副皇帝[第1页/共2页]
正儿八经的出将入相。
如果没有不测的话,此后只要林昭把别人赶出长安,而没有人能把他赶走了。
事情这么顺利,或者说朝廷这么共同,说到底还是因为天子“懂事”,天子也情愿共同林昭。
陈锦面带谄笑,开口道:“陛下叮咛了,越王爷您功劳卓著,不必跪迎圣旨。”
而此时,朝廷也正式议定了林昭安定西北的功绩,由宰相谢蒲草拟文书,天子亲身加盖印章,然后让司宫台大寺人陈锦带着这份圣旨,来到了越王府。
本来,不管是论军功,还是论职位,以及爵位,齐师道都跟林昭不相高低,如果论资格,齐师道还要比林昭强出一头,但是齐师道分开以后,全部朝堂里,再也没有能跟林昭相提并论的武将。
这位大寺人,千恩万谢的分开。
即便是在最坏的环境下,这些禁军也充足戍卫越王府高低的安然,在环境转坏的时候,把林昭一家人护送出长安。
毕竟即便是到现在,林昭也不过三十岁出头罢了。
少年探花郎以“一己之力”挽救大周,并且早早受封异姓王的故事,最轻易被人传唱,现在不管是长安城里,还是江南富庶地,林王爷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了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少年民气中的偶像。
而越王府个人,正在向长安转移。
这也是林昭向李玄通伸谢的启事。
送别了齐师道以后,林昭也没有闲着,除了向朝廷上书,鼎新朝廷军制以外,另有就是用平卢军替代赵甫平麾下的禁军,短短一个多月时候,两支军队互换了一万余人。
听到这里,本来面色安静的林昭,也不由为之侧目。
不然的话,在权力瓜代的过程中,不免会有一些不镇静,真的不镇静了,就会有抵触,就会有流血事件产生。
念到这里,陈锦顿了顿,然后看了一眼林昭,持续念叨:“同中书门下三品”
那就是
陈锦大喜过望,赶紧低头。
越王爷站在原地,微微欠身接旨。
陈锦躬着身子,语气恭敬:“王爷您,是大周建国以来稀有的功臣,不管多么样的封赏,都是受的起的。”
这份圣旨一下发,从今今后朝廷的统统大事,都绕不开他这个越王了。
在林或人一系列操纵之下,起码五六千平卢军,化身成为禁军进驻到了长安城里。
毕竟除了这个相位以外,他身上还兼着平卢节度使,并且还是朝廷的柱国大将军。
这天是腊月二十七,另有三天就过年了。
本来林昭觉得,这一次多数也就是给本身一个虚职,但是没想到,圣旨上竟然真的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
陈锦恭谨低头:“王爷的话,奴婢记下了。”
“本年应当能百口团聚,在一起过个年罢”
这五六千平卢军,在关头的时候就已经充足节制长安城了。
固然现在,林昭已经实际上节制了大半个朝廷,但是朝廷给他的封赏,还是略显风雅了。
这也就意味着,他林或人也要进入政事堂拜相了!
他的外祖郑温,也是拜相数年以后,才次次加官,最后官封中书令,也是大周近百年来第一其中书令,其他的中书省官员,多以中书侍郎的身份拜相。
尚书仆射这个官职,本来就是宰相,但是从大周中宗天子开端,为了减弱相权,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真宰相,而如果只封尚书仆射,而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是虚职,不领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