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卸兵归降[第2页/共4页]
他们也曾是精锐边军,多年来担负抵抗北方突厥部落南下寇边的重担,北方广宽的草原荒凉也曾是他们跃马扬刀保卫家国的疆场。
“臣顾青,拜见太上皇陛下。”
李隆基天然是见过大场面的,对满地尸首和鲜血视而不见,只是见到那些一队队赤手空拳往宫门外走去的朔方军将士时,李隆基的神采终究变了。
话式微音,寺人看到满地的尸首和鲜血,吓得两腿一软,不受节制地瘫倒在地,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顾青盯着远处疆场上几名声嘶力竭催促打击的朔方军将领,皱眉指着那几名将领道:“传令集结各营神弓手,将那些将领射杀。”
朔方军将士在后退,一步,又一步,军心颓崩。
顾青淡淡隧道:“藩镇兵马不会来了。”
顾青行了礼,四周的安西军将士也纷繁向李隆基施礼。
韩介领命仓促进下。
腹背受敌之时,蜀军终究完整崩溃。
思忖很久,顾青扭头对韩介道:“传令,调拨一万兵马,各自分兵五千,从皇宫芳林门和丹凤门交叉而入,对朔方军构成四周包抄,两支兵马以盾牌为前阵,徐行拒止,尽量不伤性命,若敌军抵挡便可杀之。”
两军还是对峙,只是氛围中已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氛围,那股压抑得令人堵塞的杀气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百余名神弓手敏捷被调到前阵,众将士搭弓对准朔方军的将领,嗖嗖几声后,将领回声倒下。
这是安西军对朔方军开释最大的诚意驯良意。
还辩论甚么呢?究竟胜于雄辩,统统辩论都显得好笑。
顾青仍保持着臣子的礼节,躬身道:“臣不想与太上皇陛下辩论,静待两日,必有成果。”
“未执兵器者,宫门外列队,等候收编。”顾青命令道。
“陌刀营,进——!”李嗣业扬刀嘶吼。
军队的气势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确切存在的东西,很多有丰富经历的百战老将只要在疆场上随便扫视远处的仇敌一眼,内心便清楚这一战的胜负。
“放下兵器归降,我仍视尔等为袍泽兄弟,毫不侵犯一人,大唐健儿的刀剑,只能指向国境以外,而非同室操戈,同根相煎。”
李隆基走到顾青面前,仰起脸暴露他的脖子,道:“本日得偿所愿,朕也该授首了,大好头颅固然拿去。”
是的,除了身边的亲人,顾青的设法没人信赖,他们都觉得顾青在做一件古往今来统统野心家都在不断反复的事,拥兵,篡位,得国,改朝。
顾青转过身,目光安静地谛视着他。
停下脚步,李隆基绝望地闭上眼,仰天感喟,泪流不止。
两支兵马很快从太极殿两侧绕行而过,顺利处理了芳林门和丹凤门的守军后,一炷香时候便呈现在朔方军阵的火线。
“都杀了。”
李隆基眯起了眼:“朕晓得你调拨了数万兵马出京迎敌,但是你太藐视天下豪杰了,安西军并非天下无敌,忠于皇室的藩镇兵马没你设想中那么轻易对于,就算藩镇兵马全军淹没,另有天下士子和百姓的唾骂,顾青,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事理,你不会不懂吧?”
李隆基没理他,犹高傲哭不已。
顾青感喟一声,冷静地今后退了一步。
“放下兵器,归降者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