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半个盛唐[第1页/共2页]
“这位父老,且慢!”顾青俄然开口叫住他。
“太白兄意欲何往?”喝过李白的酒后,顾青的语气愈发密切。
“何为?”
男人的眼神已有些迷离,明显已喝了很多了,转过身打了个酒嗝儿,身躯前后扭捏地站着,仿佛在风急浪骤的船上。
然后李白再次用力晃脑袋,他总感觉本身应当是喝高了,不然不成能总听不懂人话。
“呃,我意欲何往呢?我,意欲……何往?是啊,我到底来此处何为?为何不记得了?”李白双手端住头,神采很纠结。
“《蜀道难》,上月入蜀时所作,如何?”
李白看顾青愈发扎眼了,他喜好喝酒,也喜好喝酒的人,喝酒的人才是同道中人。
“逛逛,同往矣,贤弟是豁达之人,如果你家的酒好,我便引你为知己又何妨,快走。”李白拽着顾青的胳膊便往山下走。
顾青含笑看着他,也不出声,过了好久,李白慢悠悠呼出一口气,长叹道:“好酒!多少光阴未曾饮过如此香醇的酒了!”
顾青惊诧,喝酒喝到这境地上,也是人才了。
顾青从县城买来的酒都是比较贵的,这个年代的酒价首要看质量,有酒劲且过滤充分,汤色看起来没那么浑浊的,便算是好酒。
但是跟着那句诗吟诵出口,顾青顿时感觉背后寒毛直竖,人间仿佛下了一场浪漫的樱花雨。
酒确切是好酒,自从开了瓷窑后,顾青已不缺钱了,宿世就有酒瘾的他天然要采购很多酒存在家中自饮。
因为有了他,盛唐才是盛唐。
“鄙人顾青,石桥村的农户,还未就教足下高姓大名。”
酒很难喝,应当是米酒,但很浑浊,是那种县城路边挑着担的小贩那边卖的货品,很便宜。
诗仙啊,比捉到一只野生奥特曼还难啊,不能等闲放走了。
“前几日路过蜀州,在一家青楼喝酒,我闻乐伎正在弹唱一首是非句,传闻叫《中秋词》,词句美好,意境悠远,我在那家酒楼整整回味了三日,仍觉意犹未尽,此词一出,从今今后中秋诗词皆废矣,因而我费尽辛苦探听到这首是非句是一名少年所作,那位少年姓宋,住在石桥村,我故而来此结识。”
酒坛上桌,李白当即便取来一坛,等不及让顾青拿酒盏,李白揭开泥封,抬头狠狠灌了一大口,随即阖目咀嚼,整小我如同被冰冻邪术冻住了似的,久久不见转动。
李白惊诧:“啊?”
“我家有酒,有好酒,要不……太白兄随我下山,去我家喝点?渐渐喝,说不定就想起来了。”顾青和顺地劝道。
顾青一个箭步上前,伸手俄然拽住了他的胳膊,冲动隧道:“……你知不晓得你害我小时候背了多少课文?害我多少次被教员留堂到入夜?你在不法啊!”
下山后,顾青领着李白回到家中,李白走进院子后,对院子里的安排布局装潢全然疏忽,反客为主坐在院子中间的蒲团上,坐下来后第一件事便是将本身的靴子脱了扔远,又解下足衣扔远,手指敲了敲桌,迫不及待隧道:“快,酒来!”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先人对他的评价,极高,但贴切。
顾青笑了,热忱地拉着他的袖子,道:“巧了,那位姓宋的少年刚好是我的同亲,来,我举荐你们熟谙。”
利落地把酒葫芦递给顾青,顾青也抬头大灌了一口,随即皱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