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幡然悔悟[第3页/共3页]
可亲家公老姚头和朱氏分歧。老姚头为人忠诚仗义,和姜老爷子是多年的至好老友。这么多年来,姜家如果由甚么事儿,他都忙前忙后地帮手筹措。他看中姜华的为人,不像别人一样嫌弃姜家穷,做主把自家闺女许配给了姜华。要不是朱氏对峙要让姜家打条新船才肯嫁女儿,老姚头会更早就把闺女嫁过来,也不会让姜华拖到二十五岁上才结婚。以是姜老爷子老伉俪俩都甚是承他的情。
“孩子他娘,听娘的话,你从速起来吧!”屋里传来姜华体贴的声音。
“娘,我错了!要打要骂,如何解恨您如何来!我姚秀芬绝无半句牢骚!可就是不要赶我走啊!”姚氏见杨氏一脸踌躇,却还是没有收回让他们伉俪和离的话,因而重重地朝地上磕开端来。虽说是泥地,可姚氏磕得咚咚有声,姜氏姐妹俩忙去拦,硬是把姚氏拉住的时候,姚氏的额头已经有些泛青了。
朱氏身边的老姚头听了这话,忙喝止住她:“你这婆娘,不要胡乱插嘴!今儿秀芬是来请罪的,亲家肯谅解她,那是咱亲家大肚;亲家不肯接管她,那是她自作孽!”
但是这两日和大女儿家合股做买卖,目睹日子有了盼头,杨氏内心头也就垂垂松动了。小外孙女儿实在太有本领,拜了名师,得了那么多做吃食的方剂。不提别的,就说这做豆腐的方剂,有了它,不敢说大富大贵,只要手脚勤奋些,一家人就能包管糊口无忧。百口人俭仆一些,攒上两年钱,再给姜华说个媳妇儿也不是件难事。
姚氏她娘朱氏老是在她耳边念叨:既然日子过得这么苦,不如早些再醮算了!说的次数多了,她也就多少听出来了一点。
常言道:“知子莫若母”。杨氏晓得儿子之以是承诺放儿媳妇走,是恐怕自个儿迟误了她,实在内心头是一万个舍不得的。心道:罢了,为了儿子也不能再计算了!她只得道:“你如果自个儿情愿留在咱姜家过穷日子,我也不拦着!”
杨氏这话一出口,老姚头就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接口。他晓得这事儿伤了姜家人的心,可他和姜老爷子是多年的老友情了,觉得他带着孩子过来诚心肠认个错,这事儿就能揭畴昔,千万没有想到姜家会让两个孩子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