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赵代李氏[第1页/共5页]
待回到下邳后,赵虞唤来陈勖,叮咛道:“陈勖,你立即派人传令各郡,相约来年共同举兵,攻伐晋国!”
凉州?若非凉州,他堂堂晋国的大将岂会落入本日这类境地?
至于此前投奔凉州的之前太师王婴为首的官员,亦被邹赞命令抓捕,十足抓回邯郸。
“那倒不至于……”赵虞面色讪讪。
从旁的毛铮,亦抱拳向赵虞告别,旋即与薛敖等人一同护送着老太师的棺木,缓缓踏上了回邯郸的旅途。
“就像薛大哥现在的年龄?”赵虞语气古怪地摸索道。
次日,薛敖与毛铮向赵虞告别,筹办带着老太师的骸骨返回邯郸。
包含杨氏五子的老二杨继。
就在他感慨之际,赵虞给项宣的复书也到了。
『PS:有一说一,确切写地难受。表情庞大待会写篇后感。』
而此时在南郡,王尚德已率败军杀入巴蜀,而其弟王彦则退至南阳戍守,意在尽能够迟延项宣的军队,乃至筹算在项宣追击王尚德追入巴蜀时,从背掉队犯项宣的军队。
更别说,他邯郸接下来另有与江东叛军的交兵,邹赞当然但愿杨继能尽快使凉州稳定下来,助邯郸抵挡江东叛军的守势。
李奉如愿以偿成为了太子,但他却欢畅不起来。
至此,赵氏代替李氏,成为天下共主。
————以下注释————
杨雄必定地说道:“会!……邯郸所恨者,不过是殿下与我,二弟你始终呆在凉州,未曾参与篡位之事,邯郸一定不能饶你。……更何况,中原另有叛军反叛,邯郸应当不至于对我杨氏赶尽扑灭。总之,待我身后,你便开城门投降。”
收到杨继情愿投降的动静,薛敖立即率军前来,在确认无诈后,命人绑下杨继,旋即率军进入城内。
因而,邹赞便命令将杨氏族人迁往邯郸。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能尝尝当太子的滋味,李奉心底还是挺镇静的。
实在事理很简朴,邯郸刚打完讨伐凉州的战事,固然获得了胜利、且迫使凉州再次臣服,但军队与粮草却丧失严峻,充其量只能在大河沿岸戍守,却没有主动打击的余力;而义军趁邯郸讨伐凉州的实际,新占了很多郡,临时也还未能消化。
固然项宣深恨王尚德,但却也赏识王尚德的才气,鉴于他义军中实在也没几个能独当一面的将才,项宣便向王尚德收回了劝降。
待比及十月下旬时,项宣一起追击王尚德至江州。
对于这母子二人的他杀,薛敖不悲不喜、无动于衷,反而与邹赞筹议起对杨继以及其他杨氏族人的措置。
因而乎,邹赞便叮咛人带来杨继,对后者说道:“考虑到你兄弟几人此次犯下的滔天罪过哪怕是将你杨氏诛尽亦不为过,但念在你杨氏多年坐镇凉州有功,且当今邯郸恰是用人之际,我代朝廷网开一面,留你一命,且不究查你杨氏其他族人,但需求你为你兄弟几人的罪过赎罪,将功补过。……为使邯郸放心,我决定将你杨氏族人临时迁往邯郸一带,你可承诺?”
赵虞目光微动,想说些甚么,却见薛敖已翻身上马。
因而趁着这段战役期,邯郸干脆先把鄄城侯李梁给扶正了。
对于这位设法别致的公主,赵虞也是无可何如。
也不晓得是项宣保举的功绩,亦或是当年的情分,赵虞还是委任王尚德为‘南郡帅’,同时委任其弟王彦为‘南阳帅’,王氏二人吃了几场败仗,损兵折将,但是终究倒也没甚么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