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张子房[第1页/共2页]
杨士奇就推让了几句,然后装模作样地承诺了,连称呼都变成了“主公”:“主公,这加封八王的事情,当以佛母之名,且限以刻日。如果主公能会盟诸侯,将佛母推上名义上的制高点――山东白莲教的共主,到时候便能够名正言顺将各路人马抓在手中了。门生说一句僭越的话,佛母到底是……女流之辈,只能在宗教上施加影响,若论领兵兵戈,天然还是要主公独挑大梁的。”
用一个虚无缥缈没有实权的“八王”之位,差遣各地首级与官军作战,胜利了则收编其步队,不胜利也算是与官军耗损,迟早都会是弱干强枝的局面。
“承诺白拜儿、高羊儿之流坐上八王的位置,这位置实在相称于长老的位置了,”杨士奇道:“只是他们必定要先攻陷临朐,再来青州加封。”
“先生真是我的张子房啊!”董彦杲恍然大悟,越想越是绝妙,不由得赞美莫名:“有先生在,何愁大事不成?”
杨士奇一样筹办教唆董彦杲和佛母并不安稳的干系,他看出了董彦杲对佛母并不平帖,对女人掌权是嗤之以鼻的,早有代替之心。因而杨士奇专门提出了“政教分离”的体例,让佛母只能管束教内事件,而军政大权,收拢在董彦杲的手里,这天然正中董彦杲的下怀,叫董彦杲对他视如亲信。
“元帅,”杨士奇这一次谆谆劝说道:“门生觉得,此时该当攻陷临朐。此地在沂山北麓,弥河上游。东与昌乐、安丘连接,南与沂水、沂源交界,又北临淄博、青州,自古就是计谋要地,春秋时齐国扼守此地,于此抵抗鲁、莒、越、楚等国,也是因为此地格式泛博,易守难攻。元帅若能据此要地,进可攻退可守,便无后顾之忧。临朐一地,足可为王霸之基,于元帅就如同荆襄之于刘备啊!此时若能一鼓作气,趁乱南下,则大业可期!”
“门生不是想要请元帅麾下兵马去攻占临朐,”杨士奇微微一笑:“而是想要莱芜的白拜儿、郓城的高羊儿、阳谷的张彦祥他们,攻打临朐。”
跟着各地首级的连续投奔,董彦杲开端同一号令,杨士奇提出设立大元帅,总理军政大事。这个职位就是专门为董彦杲设立的。随后杨士奇又提出在大元帅之下,设智囊、前锋、总兵、把总等等,都任由董彦杲任命。
他的设法说给了张昭华听,他筹办将青州兵马打散重组,仿照五军都督府,整编出前后左中右五营兵马,交给董彦杲的部下统领,但每个营里的官兵遵循籍贯,登州的、青州的,同一个处所的分别红一个营,但是统兵的将领却不准同一籍地,形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杨士奇就道:“之前门生向元帅发起,设立八王之位,彼时元帅没有仔谛听门生分辩,现在门生再为您讲一遍。”
杨士奇的建议是,按八卦排挤八王出来,代替教中的长老、护法之位,本来教中是长老有4、护法有八人,但是现在能够淘汰到八人。这八王别离是震宫王、兑宫王、坎宫王等等,办理教众,具有极高的职位。
董彦杲难堪地笑了一下,道:“先生的打算固然好,只是无法老夫手中的兵力有限,已经分兵去了聊城、泰安,两地战事松散,何如,何如啊。”
杨士奇正要谦逊几句,就听得董彦杲道:“先生运筹帷幄,神机奇谋,这智囊之位,本就是给先生所设,还请先生为我出运营策,经心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