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焦炭[第2页/共3页]
她有一日坐看这些人抄书,俄然猛地一震,有如被雷劈中,顿时跳了起来:“修书、修书――《永乐大典》是甚么时候修的?”
亦失哈道还没有,张昭华连连问了两遍,肯定高煦只是筹算上书,还没有写他的打算,才算放下心来。
高炽不是主管开平一处的马政,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的行太仆寺,都归他管,并且还管着这些处所的军屯事件,可见天子给了他和高炽并重的本钱。
张昭华捏了一块炼形胜利的焦炭扔进火炉当中,这东西燃烧时候收回蓝色火焰,且易在大要构成灰壳。她就将这一块焦炭挑了出来,喜道:“成了!”
高煦听闻了韦氏有孕,立即答信张昭华,请她代为顾问。张昭华将函件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问从开平返来的亦失哈道:“高阳王在开平,做了些甚么?”
张昭华仿佛认识到了永乐天子的心机,他将高炽留在北平,而将高煦派去开平备边,都是在考查二人的才气,作为挑选储君的首要参考,只要做出呼应的、并且是实在的成绩,才气作为政治本钱,在夺嫡之争中加分。
现在是永乐元年,皇上还没有下旨修书,乃至满朝文武震悚于惨绝人寰的瓜蔓抄,纷繁屏息凝神不敢有一言,而张昭华晓得永乐一朝,会有一部煌煌大典传世,所谓乱世修书,恰是此意。
如此一来,高炽在左班文臣的心中,会立即上升一个高度。张昭华想到这里,立即提笔,在奏疏上写道:“臣高炽谨奏……”
她略微坐着歇息了一会儿,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这书就是记录炼煤体例的宋人条记,名叫《夷坚志》,此书取材庞大,凡梦幻杂艺,冤对报应,仙鬼神怪,医卜妖巫,释道淫祀,贪谋欺骗,诗词杂著,民风习尚等等,无不收录,全书遵循完成时候前后,分为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又按甲、乙、丙、丁挨次编次,共四百一十卷。
“薛禄那是真黑,”张昭华擦了把脸,就规复了白净的肤色:“我这是冒牌的,哪能和他比呢!”
卷帙甚繁,以是散失很多,固然有多种刻本、抄本行于世,但因蒙元为祸中原近百年,中原文籍多有埋没,即算是燕王府中,也只不过收录了此中四成,但是这四成当中,就有关于焦炭的记录,张昭华又翻阅了很多,发明另有冶炼金属如许农工方面的记录,乃至能够和《农政全书》相提并论了。
“这就是娘娘说的焦炭,”王铁匠欢畅道:“顽于石,重于金铁,倒像是铜碛,比柴炭烧炉子好用多了,火力猛啊!”
洪武年间就在开平设立中屯卫。现在北平边塞卫所就是左屯卫于六合营、右屯卫于军台、前屯卫于偏岭、后屯卫于石塔这么个布局,据亦失哈说,高阳王在这些军屯的处所定下屯田奖惩条例,规定军士一岁食米多少石,同时开垦多少地。
张昭华就诘问道:“这奏疏,已经发往通政司去了吗?”
为使焦炭燃尽,应设法及时撤除其灰壳。张昭华让铁匠们试一试焦炭与柴炭比拟,哪个好用,这些人烧旺炉火后,用钳子夹了一件铁器,塞进炉膛内,等铁器烧得通红的时候取出放到铁毡上敲打,一阵火花四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