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只好无赖[第2页/共3页]
李景隆不由得惊奇了一下,他命令先不要攻城,公然城门上有人朝下喊着:“不要打,我们要构和,要谈判!”
“天然是劝降。”罗贤道。
“对啊,劝降,”这守将道:“是小我都晓得你是来劝降的,但是前提呢,这劝降前提是甚么,这守城的兵卒要如何办?燕王的三师如何办?燕王一家长幼如何办?你们敢包管进入北平,能不扰乱,能不掳掠,秋毫无犯吗?”
高炽慰劳了一下,出乎罗贤的料想,高炽还扣问了天子并皇太后的身材状况,没有涓滴不敬的意义,用词乃至非常谦恭,仍称呼天子为“主上”,这让罗贤感觉,大将军的判定是精确的,就算燕王谋逆不臣,但是燕境以内,和燕王不是一条心的人多了,面前这位燕世子,仿佛就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不然也不会决意归降朝廷。
“若能消弭兵祸,”罗贤道:“臣就是赴汤蹈火,也心甘甘心。”
李景隆志对劲满地笑着,但是他的笑声却没有人拥戴和搭腔。因为在到达德州的时候,李景隆就公布了军令,甚么“夫鼙鼓金铎,以是威耳;旗号麾帜,以是威目;禁令科罚,以是威心。耳威于声,不成不清;目威于色,不成不明;心威于刑,不成不严。”
很快觇视彰义门、安宁门的兵士返来禀报,说两座城门也同时举起了白旗,这就不是一座城门守将的私行决定了,应当是北平城中现在坐镇的燕王世子高炽的意义了。
李景隆非常泰然自如的模样,内心却道,你不过一介前锋,怎可与本将比拟?燕军降服的是我,可不是你这个只晓得一味攻城的人!
城头翕动了一下,紧接着就有个宏亮的声音道:“去你、妈、的——俺们跟你诚恳诚意地谈呢,你这没卵子的龟孙,敢这么涮人!”
李景隆的雄师迎着朝阳赶到了北平城下,在进入宛平的时候,河上的卢沟桥引发了他的兴趣。
何况他以为兵法当中,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他这一次的成绩,岂不是能和古之名将相提并论了?
罗贤不晓得燕世子说这些话的意义,但是他恭敬地听着,只见高炽道:“只是主上与我年纪普通大,用心向学又要措置政务,每事纷杂,不得不倚赖摆布朝臣帮手。这朝臣当中,有高天子遗留的贤人,却也有很多不实之辈,此辈日日在主上面前,横说宗藩犯警之事。主上难以辨明,一年之期,祸及五王。我父王于亲最重,却也最受逼迫。”
李景隆既然威重令行,将士们也就听他批示,来到了北平城下,排了阵出来,筹办攻城——但是还没等火炮对向城楼,却见丽正门上的守将仿佛嗡嗡乱了起来,未几时就有一面白旗竖了起来,晃闲逛悠地挥动着。
罗贤立即道:“臣天然明白,天子尝谕众将士,不肯背杀叔之罪名,亦是对燕王厚德,若世子至心归顺,罢南北之战,则是百姓社稷之福。”
李景隆眯着眼睛往城楼看去,公然见到人影萎缩,几个兵士乃至盔甲都不整齐,而白旗摇了一会儿,旗下的兵士又道:“南边的,说你们呢,你们派小我来,跟俺们好生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