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一本万利[第2页/共2页]
其素便哦了一声。
“是这个理儿,”其素躬着身子点点头,“但是支开小崔大人,不就留下县主一个了吗?”
别看陛下常日里冰脸冷言的,内心头对这个儿子,倒是爱极的。
“朕当然放心。”天子长出了一口气,往椅背上靠畴昔,“不过朕也当着万卿的面儿下了旨,旨意太子和燕翕通往江南,光同和崔旻随行保护。”
那是因为死的人是公孙睿华。
其素想到这里,才点了点头:“但愿来日太子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其素脸上有了笑意,但是眼底的凝重却弄的化不开:“您是特地支开刘光同和小崔大人的?”
这会儿陛下说甚么?
其素噎住,猛地咳了两声。
这就是更多加了一重保障。
但是陛下本身也说了,是铁定不成能放过崔溥的。
更不要说,太子从小被寄予厚望,又是娘娘所出的独一一个儿子。
其素正巧了从外头返来。
再加上公孙睿华和康定伯带走的保护虽算不上多,可都是其中妙手,一伙子不着名的山匪,宵小之辈罢了,就能要了公孙睿华的命?就能把先带走的官银劫走?
他说这话的时候,先是顿了顿。
他一边说着,一边点头:“朕不但愿这件事上再出岔子,‘保不齐’这三个字,朕也不但愿产生。崔易他们进京来,不过是想找门路给崔溥讨情的,他们几个孩子家,能有甚么门路?还不是要找上崔旻或是清和。”
天子明显不筹算放过崔溥,就天然不想和亲儿子定见相左产生争论。
天子摸了摸鼻头:“朕晓得崔旻一定会管,凡是事都有个保不齐。”
公然,天子叹了一回:“太后上了年纪,儿孙们的事,更加放心不下。为了太子不听政的事情,她没少发脾气。既然江南出了事,就叫太子亲身去一趟。他若能办好差事,等回了都城,朕就叫他上朝听政。”
何况不是还叫带上刘光同了吗?
就连当初娘娘被废,搬家明仁殿,小太子本身个儿偷偷跑去看她,暗里里还交代过主子们话,但是却没求到天子跟前来,没求着天子善待他的生身之母。
刘光同可不是康定伯,能眼看着公孙睿华死。
其素稍稍回过神:“陛下您是怕小崔大人动了心机,要求到世子跟前去吗?”
只不过是万云阳未曾沉思罢了。
“陛下,崔家四房的孩子们上京,您是如何筹算的?”
这压根儿就不公道。
太子长了十几年,向来没有当真求过天子甚么事儿。
江南富庶之地,向来都最是安宁的,如何会好好的出了山匪?
如他本身所说,太子年事渐长,总归要入朝堂的。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