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钱知府迎宾谋胜局 张首辅南归似帝王[第2页/共5页]
“皇上过奖,臣不敢当。”
钱普睡意全消,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一提官袍咚咚咚跑出门去,孙广路跟在他屁股背面,一边颠着碎步一边气喘吁吁回道:
主张既定,他便把门下的几位师爷找来筹议对策。这些挖洞穴生蛆的“智多星”们纷繁献计:
“下官等明白了。”
有了这两件大丧事垫底,第三件大丧事——即万历皇上的大婚,更是把都城的吉庆氛围推到极致。早在万历四年,由两宫皇太后主持,就为万历天子选定了皇后——都城一个千户所镇抚王伟的女儿。千户所镇抚是一个从六品的武官,在都城,人们耻笑这等官是“啄木官”。唯其如此,才合了李太后的情意。她自家出身寒微,是以一心要寻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来当本身的儿媳。依她的观点,小户人家的闺女贤淑,晓得艰巨,不会胡搅蛮缠不识大抵。王伟是浙江余姚人,世袭军职,为人厚朴谨守本分;其女温婉端庄,虽小鸟依人却无半点狐媚。两宫皇太后从上千名待选的淑女中单单挑中了她,第一是她的福报,第二也有某种偶尔性。这李太后抱孙心切,一经选定皇后,就巴不得她顿时与万历天子结婚。她的意义是把佳期定在万历五年秋。命冯保前去与张居正筹议,张居正就此事上疏盘曲提出反对定见。他以为皇上才十七岁,皇后才十五岁,两人都还太小,鸾凤和鸣的吉庆日子是否应当今后挪挪?李太后采取了张居正的建议,但也不肯把佳期挪后太多。经多方筹议,终究肯定了仲春十九日作为大婚谷旦。皇上结婚,自有非常庞大的规仪,李太后拜托张居正尽力筹办。过罢春节,就赐给他大红锦袍一袭,要他换下守制的青布袍子。穿上这件明晃晃的绯衣入阁办事,不免又引发清流们的腹诽。张居正一心要办好皇上的婚事,对那些风言风语早已弃之不顾。到女方家里提亲,英国公张溶被任命为纳采问名使,张居正被任命为纳采问名副使。前前后后忙乎了近一个月,终究完成了这一昌大的庆典。
冬运的胜利,统统当事官员都获得了嘉奖,或升官进级或封妻荫子,这帮子人乐得还没醒过神来,第二件大丧事又接踵而至。正月元宵节期间,皇上与万民同乐,还在午门前看鳌山灯的时候,辽东方面六百里加急传来捷报。却说辽东巡抚张学颜与总兵李成梁探得谍报,蒙古鞑靼部落欲趁边陲关城欢度春节之际,长途袭掠掳掠牛羊。这二人遂将计就计,诱敌深切迂回包抄,团山堡一仗,将进犯的虏敌合围掩杀,大获全胜,自酋长以下,斩得虏级八百余首,这是多年都未曾有过的大捷,不但国威大震,对鼓励九边将士的士气也大有裨益。小皇被骗即采取张居正的建议,敏捷调派乾清宫值事寺人魏清朝表他前去辽东火线犒赏全军论功行赏。晋总兵李成梁禄爵一级,命张学颜出任辽东戎政总督——这也是张居正的主张。北方九边治民为之政,由巡抚卖力;守土之军,由总兵掌控。为了便于辖制,张居正决定创设戎政总督一职,挂三品右都御史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张学颜是担负这一职务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