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上)第一章 奔丧遇险[第1页/共4页]
曾氏本籍衡阳,清初迁湘乡荷塘都之大界里,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又从大界里迁至白杨坪。
此人家姓曾,住在县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叶塘都 。荷叶塘位于湘乡、衡阳、衡山三县交界之地,崇山环绕,交通闭塞,是个偏僻萧瑟、萧瑟贫困的处所,但耸峙在白杨坪的曾氏府第,却非常宏伟壮观:一道两人高的红色粉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百十间楼房;大门口吊挂的金边蓝底"进士第"竖匾,门旁两个高大威武的石狮,都显现着仆人的特别职位。昔日里,曾府进收支出的人老是举头挺胸,红色粉墙里是一片欢乐的天下,仿佛全部湘乡县的幸运和机遇都钟萃于这里。现在,它却被一片浓厚的哀思覆盖着,到处是素白,仿佛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过早地来临在这里。
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庞大的哀思中
天气渐渐黑下来,大门口素灯里的蜡烛扑灭了,院子里各处也次第亮起灯光。曾府的中间修建黄金堂灯火透明。黄金堂正中是一间大厅,两边对称排着八间配房。此时,这间大厅恰是一个庄严的灵堂。正面是一块连天接地的红色幔帐,黑漆棺材摆在幔帐的后边,只暴露一个头面。幔帐上部一行正楷:"诰封一品曾母江太夫人千古"。中间一个庞大的"奠"字,"奠"字下是身穿一品命服的老太太遗像。只见她端坐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面带浅笑。幔帐两边吊挂着后代们的挽联。上首是:"断杼教儿四十年,是乡邦秀才,金殿卿贰。"下首是:"扁舟哭母两千里,正鄱阳浪恶,衡岳云愁。"摆布墙壁上挂满了祭幛。领头的是一幅加厚玄色哈拉呢,上面贴着四个大字:"懿德永在"。落款:从四品衔长沙知府梅不疑。接下来是长沙府学传授王静斋送的奶红色杭纺,上面也有四个大字:"风采长存"。再上面是一长条红色贡缎,也用针别着四个大字:"千古母范",左下方誊写一行小字:"世侄湘乡县正堂朱孙贻跪挽"。紧接县令挽幛前面,挂的是湘乡县四十三个都的团练总领所送的各色绸缎绒呢。遗像正下方是一张条形黑漆木桌,上面摆着香炉、供果。灵堂里,只见卷烟袅袅,不闻一丝声响。
"你们不晓得,江贵对我说过,他这一起上,胆都差点吓破了。"接话的是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他是麟书的第四子,名国荃,字沅甫,在族中排行第九,人称九爷。他也是一身纯白,但却不见有多少戚容。国荃放动手中帐本,说:"江贵说,他从益阳回湘乡的途中,碰到过两起裹红包头巾,拿着明晃晃大刀的长毛,吓得他两腿颤栗,仓猝躲到草堆里,直到长毛走过两三里后才敢出来。""团勇呢?团勇如何不把那些长毛抓起来?"国潢是荷叶塘都的团总,他对团勇的力量估计很高。
道光三十年十仲春初旬日(公元一八五一年尸月十一日),洪秀全率承平军于广西桂平县全州进入湖南境内,军事停顿极其顺利。七月尾,萧朝贵率先头军队来到省城长沙城南门外,开端攻打城池,碰到守城军队的有力反击。萧朝贵中炮子阵亡。八月下旬,洪秀全、杨秀清率主力军队到达城外,尽力攻城。十月十九日,承平军弃城北去。承平军屯兵长沙城外达八十余天,始终未能进入城内。从广西到南京,承平军一起上军威凌厉,势如破竹,长沙城是其唯一未能霸占的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