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五 借韦俊之头强行撤军

五 借韦俊之头强行撤军[第4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拜折后的第二天,曾国藩将督署内参与军机赞画的幕僚们调集起来,向他们宣布当即大范围裁撤湘军的决定。幕僚们齐声附和,都说这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明智之举。有的说,江宁城虎帐里的官勇越闹越不象话了,不斥逐,迟早会要出大乱子的。有的还拿当年川楚白莲教停歇以后,团练接踵闭幕的前事作例子,申明大乱安定后非经制之师只要主动消弭,才气使朝野喧闹、相安无事的事理。另有的说,当年平地楚白莲教的团练,是分离把握在各省督抚手中,没有一支多达万人的雄师队,而现在湘军主力有十多万,均听曾中堂一人调派,因此裁撤一事更显得火急,而由此也更证明曾中堂示至公于天下的热诚之心,将永久遭到后代的钦慕,为乱臣贼子所惧。幕僚们的奖饰,使曾国藩欣喜,也使他的信心更加果断了。不过,幕僚们也都谈到无银子付清欠饷,将是裁军所面对的第一大困难。

但也有相称多的人不想分开湘军回客籍。多年的虎帐糊口养成了他们流散、冒险、嫖赌、打斗、吃现成饭、用大把钱的风俗,他们不屑于再做单调、贫寒、节约、端方的乡间佬。这批人多为没有抢到大量财帛的浅显勇丁。至于将官,则几近无人附和撤兵。将官的威风,来源于他部下成百上千的勇丁。一旦撤离了虎帐,回到故乡,昔日的威风便大半丢掉了,就连一个小小的什长,在虎帐里也管十个昂首帖耳的弟兄,回家后,哪来的这些人听他的支派?因为这些启事,撤兵的号令下达十来天了,江宁城表里数百个营哨,没有一点履行号令的迹象。社会次序反而更坏了。掳掠、群斗、杀人、放火、强奸、滥赌等恶性事件到处产生,全都是吉字营勇丁作的案。各级军官不但不管束,反而参与其事。

眼下江宁虽克,承平军余部另有二十来万,安徽、河南的捻子权势很大,西北回民的动乱多年不止,国度尚未承平。在这类环境下,将立有大功而并无造反究竟的湘军全数打下去,岂不会令各地别的带兵将拥有兔死狐悲之感?朝廷目前大抵还不至于做出这般蠢事来。这是其一。其二,自从富明阿走后,朝廷再未派人到江宁来当真调查承平军所遗留下来的金银财宝的下落,仿佛有不予究查、网开一面之意。其三,就在萧孚泗走的前些日子,曾国荃的座船也从九江驶过,他的船比萧的大,装的东西也比萧的多,沈葆桢没有借口查他的船,是否朝廷成心给曾家留点面子呢?阐发了这三条后,曾国藩以为,打杀的能够性不大,借此逼迫他裁军则是首要的。想到这里,贰内心升起一股极大的委曲感。

"不然他们不缴戎服东西。"

这天,一封从江宁来的急件递到庐州府虎帐。韦俊拆开看时,恰是曾国藩催他前去禀报,并关照他带上康福送的那副云子,早晨要和他围几局;又说江宁虽有上好的棋子,总不及那副的亲热,见它如见康福。曾国藩怀念故交之情使韦俊想起了当年劝他投降的康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