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第1页/共9页]
明天的朝会上,有几个大臣谈到广西的战事。洪秀全扯旗造反已近一年,每当谈起这件事,满朝文武,无稳定色。大师内心都清楚,八旗驻防兵和绿营加在一起,固然将近百万,但底子不能兵戈;调派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去督军,那实在也是无济于事的。
想到这些,曾国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不料欲效武乡、邺侯竟不能!"他决定不受命,起码暂不受命。曾国藩不再想了。他从床上起来,摊开纸,要给皇上写一份"恳请在籍终制折"。
郭嵩焘将此次在长沙听到的计赚左宗棠的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通,公然令曾国藩大笑不已,说:"季高此事,此后真要给他刻上墓志铭,让后代子孙都晓得他左三爹爹是如何被骗当师爷的。""用的伎俩虽是骗,但心却至诚可感。" 曾国藩点头附和。
"筠仙,此话怎讲?"
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于湖南处所情面自必熟谙。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索匪贼诸事件,伊必极力,不负委任。钦此。
乾清宫正殿。当年的太子奕詝、现在的年青皇上,端坐在宝座上。他即位已一年多了,改号咸丰。
颠末三四天的几次点窜、润色、誊抄,奏折已出来了。正拟派人送往长沙,呈请张亮基代奏,荆七出去禀报:"湘阴郭翰林来访。"又是几年没见面了,曾国藩与郭嵩焘两位至好老友相见后分外亲热。郭嵩焘以长辈身份,向停厝在腰里新屋的江氏老太太棺木膜拜施礼,又拜见老太爷曾麟书,并与曾国藩的四个弟弟一一见面。
郭嵩焘对曾国藩说:"我来荷叶塘,一来向伯母大人致哀,二来向仁兄恭贺。"曾国藩惊道:"我有何事可恭贺?"嵩焘笑道:"传闻仁兄即将赴省城高就,总办全省团练事件。三湘士人,识与不识,莫不欣欣然,咸谓湖南之事可为,希冀仁兄慨然展郭、李之大才,一施平日廓清天下之抱负,抚境安民,拨乱归正。此等大功德,嵩焘能不恭贺?"曾国藩听了这几句话,心复镇静,脸上却毫无神采,说:"筠仙谬听传闻。张中丞虽来信相邀,皇上克日也有谕旨,但国藩身已不祥,何能担此重担?张中丞那边早有信婉谢,皇上谕旨,我亦不能接管。"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两封信函来递给郭嵩焘。郭嵩焘看时,一封是转録兵部火票递来的上谕,一封是曾国藩刚誊正的奏折。折子的第一句写着:"臣恳请在籍终制,不能受命,仰祈圣鉴事。"郭嵩焘不再看下去,扔在一边,感喟道:"哎!可惜张中丞、左季高、江岷樵都看错了人。我郭嵩焘这二十年来自认与你最相知,看来也靠不住。'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本来只是文人的诗句,并不是志士的心愿。"曾国藩是个最要强的人,郭嵩焘这几句挖苦话,说得他脸一阵阵发热,极不美意义。
曾氏攻讦咸丰天子一事,见之于其咸丰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