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融喜气[第2页/共9页]
说罢,三人一起分开大鹏金翅鸟的嘴口回白杨坪。
这一天,二人来到湘乡县城,拣一家不起眼的小旅店住下。夜里,郭嵩焘将曾国藩的模样细细地向陈敷描画一番,然后又将曾氏一家的环境大抵说了说,并细心画了一张线路图。
"曾侍郎的诗文,海内看重,每一篇出,士人争相传诵,我亦甚为爱好。你是他的老友,于他的诗作天然篇篇都熟。我背几句,你就晓得了。"陈敷点头晃脑地吟唱,"生世不能学夔皋,裁量帝载归甄陶。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三年海国困长鲸,百万民膏喂封豕。诸公密勿既不藏,吾徒迂疏尤光荣。高嵋山下有弱士,早岁儒林慕正轨。读史万卷发长叹,余事尚须效膑起。""晓得晓得,这就是那首《军队图》了。""读其诗,观其人,我觉得,谨慎拘名节是其表面,实在,他是一个巴望建非常之业,立非常之功,享非常之名的豪杰豪杰式的人物,而不是那种规规然恂恂然的冬烘庸吏。"郭嵩焘不由点头:"仁兄看人,烛幽显微,真不愧为相人妙手。"关于相人,曾国藩说过如许一些话: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奇迹看精力。主张看脚根,若要看层次,全在言语中。另有"端庄厚重是贵相,谦虚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之说。
这天,郭嵩焘正与陈敷畅谈江湖趣事,家人送来左宗棠的信。
"隐士闻曾侍郎已回家奔丁忧,特来会他一会。"陈敷见那人收起笑容后,两只三角眼里便射出电似的光芒,心中悄悄叫绝。
说罢,二人一齐笑起来。过一会,陈敷问:"你刚才提起相人一事,我问你一句,曾侍郎是否也信此事?""涤生最喜相人,常以善相人自居。""这就好!"陈敷对劲地说,"在梓木洞白吃了半个月的饭,无可为报,我陪你到湘乡走一遭,助你一臂之力如何?"郭嵩焘是个极聪明的人,当即明白他的意义,赶紧说:"好极了!有仁兄互助,必然会胜利。"过几天,郭嵩焘、陈敷二人上路了。他们先到长沙见过左宗棠。左宗棠拿出一封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寿昌的信。郭嵩焘看完信后很欢畅,说:"荇农这封信来得及时,恰好为我此行增加几分力量。"便向左宗棠要了这封信,持续向湘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