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四 巴河舟中,曾国藩向湘军将领密授进军皖中之计

四 巴河舟中,曾国藩向湘军将领密授进军皖中之计[第3页/共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巴河是长江边一个小镇,在黄州府下流五十里处,彭玉麟的内湖海军有五个营驻扎在这里。船开出黄州府不远,彭玉麟就亲驾小舟前来驱逐了。

"以是不派你鲍春霆去。"曾国藩也淡淡笑了一下,便接着说,"不过,也得作两手筹算,还得调一支人马到浙江四周。次青,平江勇实有多少人?""号称五千,实有四千一百人。"李元度答。

欧阳夫人提过多少次了,纪泽原配贺氏死去多时,冢妇不成久缺,宜早为他定后妻;四女纪纯十三岁了,尚未订婚,此事也不能再拖。前向表情不好,偶然筹办。出发那天,夫人再三叮咛,离长沙前必然要把后代婚事定好,写好庚帖付回。谁知一到长沙,便忙得不成开交,曾国藩为未尽到父亲之责而感到歉疚。实在,贰内心早有考虑,只是尚未最后拿定主张。二十年来,与他干系最为密切,前几年又为他着力最多的人,一是郭嵩焘,一是刘蓉,而这两人都没得过他的涓滴好处。现在,他们一在京师,一在湘乡,此后想保举也不成能了,唯一挽救的体例便是结后代亲家。曾国藩不再踌躇了,当即拿出三张红纸来,别离写上:"曾纪泽生于己亥十一月初二日寅时 父曾国藩","曾纪纯 生于丙午玄月十八日未时 生父曾国藩","曾纪纯 生于丙午玄月十八日未时 继父曾国葆"。本来,满弟国葆结婚多年未有生养,咸丰四年由曾麟书作主,将国潢之子纪渠和国藩之四女纪纯、满女纪芬出继给曾国葆为后代,故他为四女写了两张庚帖。又拿出两个信封来,一个写上:"曾国藩谨拜孟容刘蓉几下,戊午六月二十七日长沙舟次",将纪泽的庚帖装进这个信封里。一个写上:"曾国藩谨拜筠仙郭嵩焘几下 戊午六月二十七日长沙舟次",将纪纯的两份庚帖装进这个信封里。又给欧阳夫人写了一封家书,奉告她,郭家也必须来两份庚帖,一份给生父,一份给继父;并将请彭玉麟、杨国栋为儿子的媒人,请李续宾、杨载福为女儿的媒人。完成这桩过后,曾国藩感到一阵轻松。二子五女,唯一只剩满女未订婚了,家事也只这一桩了。兵凶战危之地,随时都有生命之虞,必须尽快为满女寻一个好婆家,当时即便死去,作为一个父亲,也算大抵尽到职责了。

"这就是我们彻夜要筹议的大事。"曾国藩严厉地向四周望了一眼,"诸位,六年前,我们在长沙初建湘勇时,大师便有一个设法,那就是此后要打到江宁去,完整荡平这股巨寇。我想,这个初志,诸位都没有健忘吧!"  "那里忘得了!"杨载福说。

咸丰七年八月初四日,王鑫病逝于江西乐安虎帐。曾氏有联挽之:"陡惊失万里长城,何堪身后得书,尚题七月初七夜;已拔作一朝名将,未解生前何意,仅容三十有三年。"与骆秉章、左宗棠筹议后,曾国藩决定带张运兰的老湘营五千人、萧启江的果字营四千人赴浙江。客岁八月,王錱率老湘营在江西乐平一带兵戈,病逝于虎帐中,老湘营便由张运兰统领。不久,老湘营奉调回湖南。当年射雁得腰刀的张运兰,在曾国藩的脑筋里有深切的影象。张运兰奉告曾国藩,王錱临死前,将曾所赠的《二十三史》留给了他,叮咛他之前代名将为表率,把老湘营带成一支百战不败的军队。曾国藩听后感慨不已。一个不成多得的人才,正在本身的鼓励下慢慢走向成熟,可惜三十三岁便遽尔身亡。张运兰不具有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但他故意向学,勇于任事,曾国藩以为这便可取;能如此,即便是中才,也能够做出大事来。他鼓励张运兰担当璞山遗志,莫负厚望,并命他抓紧筹办,十天后便率部由醴陵进入江西,在广信府河口镇集结待命。萧启江字浚川,和张运兰一样,也是湘村夫,监生出身。咸丰二年来长沙投营,曾国藩见他丰富可靠,便把他留在亲虎帐着意培植,后又荐他到吉字营当营官,不久便因丁忧回籍。他患耳病重听,大师都喊他萧聋子。此次,曾国藩少不了也鼓励他一番,要他率果字营和张运兰一起入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