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六 宁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决不能授人以口实

六 宁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决不能授人以口实[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曾国藩怠倦不堪地躺在床上,却又不能入眠,一时俄然想起逃脱在外的洪天贵福,心中很觉不安。没有抓住这个长毛幼天王,毕竟是老九的最大疏漏,他必然是南逃了,会去江西找李世贤,沿途必将颠末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的地盘,如果半途灭亡,倒也罢了,倘若被李、左、沈等人抓住,岂不白白让他们捡了一个大功!老九呀,老九,你是被打下金陵城的胜利冲昏了脑筋,还是被小天国的财宝迷花了心性,当时为何不将缺口守住?得知正犯逃脱后,为何不派得力人马去追逐?而现在,这统统都晚了!

"明天就将李秀成、洪仁达凌迟正法!"曾国荃果断地说。

曾氏同治三年七月初五日日记:"阅李秀成所写供词。灯后,亲讯李秀成之供。"初六日日记:"阅李秀咸之供,约四万余宇,一一校订。""酉刻将李秀成正法。"初七日日记:"校订李秀成供词约八九千字。""将李秀咸之供分作八九人抄录,共写一百三十叶,每叶二百一十六字,装成一本, 点句画段,并用红纸签分段落,封送军机处备查。"李秀成的自述,从天王出世写起,此中包含创办拜上帝会,与杨、冯、萧、韦、石在金田村叛逆,一起打永安、打长沙、打武昌,最后打下金陵,定都立国;而后写本身的出身,如何插手叛逆兵以及这些年来的军功;再写六次解天京之围的颠末和运营姑苏、常州的政绩,接着写天国最后几年国势衰颓及其启事,最后写本身如何为天王尽愚忠,等等。一个仅读过三年私塾的人能把承平天国这十几年的军国大事,以如许简短的篇幅井井有条地写出来,曾国藩读着读着,常常收回感慨。影象超人、才调出众、办事夺目、用兵神妙、忠于主子,这些方面,都是世所罕见的。如许的全才将领,不要说八旗、绿营找不出,就是在湘军里也找不出一个,曾国藩乃至感觉本身在这些方面的总和上,也不如李秀成。可惜呀,可惜一个旷代之才误投暗中!特别在读到"明天朝之事已定,不甚吃力,要防鬼反为先"一句时,曾国藩禁不住放下纸来,为之深思很久。

经这番折腾,曾国藩的核阅更细心了,才看了几页,不仇家的话又出来了:"心有私忌,两家并争,是以我而藏不住,是以被两个奸民获拿,解送前来。"这如何行呢?曾国藩记得在给朝廷的报捷折里写的是:"伪忠王一犯,城破受伤,匿于山内民房,十九夜萧孚泗亲身搜出。"倘若李秀成这几句供词让朝廷晓得了,不但萧孚泗的功绩没有了,本身也犯了棍骗朝廷、贪功为己有的大罪,他提笔将"是以被两个奸民获拿"九个字改成"遂被曾帅追兵拿获"。再读下去,曾国藩不由得惊呆了,只见李秀成鲜明写道:"罪将谢中堂大人不杀厚恩,愿调集大江南北数十万旧部归中堂率领,为光复我汉家国土效力。"这个该死的囚徒,这不是教唆我去造反吗?那里是感激我的厚恩,清楚是送我上断头台!他将这一句话狠狠地涂掉了。过一会又觉不当,干脆用剪刀剪下来,放在灯火上烧了。跟着字条化为飞灰,曾国藩满身都酸软起来,两眼昏花发痛。这才认识到天已快了然,遂将几十页供词叠好,慎重锁在竹箱里,决定明天再细心地一字一句地重新看一遍,凡分歧适之处都要涂掉,有的干脆整页烧掉算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