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六 康福带来朝廷绝密

六 康福带来朝廷绝密[第1页/共1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哪有在衙门里做事的阔亲戚。"康福苦笑一下说,"一个在崇文门外开南货店,是我共太公的堂兄的内弟。一个在前门外大栅栏开一家小药店,是我母亲娘家的族弟。"曾国藩禁不住在内心笑起来:本来是如许远的瓜蔓亲,难怪康福未曾提过。

朱克敬撰《雨窗消意录》甲部卷二:"曾文正公国藩成进士时,殿试列三甲。故事:三甲多不入翰林。国藩大恚,本日买本欲归。时劳文毅公崇光已官编修,驰名公卿间,因往慰国藩,固留之,且许为极力。归即约善书者数人,馆之家,又假亲朋仆马各十,鞍辔以待国藩。已试出,急写其诗公送贵要。既而国藩果列高档,入翰林。"穆彰阿是曾国藩道光十八年会试大总裁。这年,第三次赴京会试的曾国藩中式第三十八名进士,同业的郭嵩焘落榜。殿试下来,国藩取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曾国藩用的名字为曾子城,字伯涵。看完黄榜后,曾国藩表情郁郁。按常例,三甲普通不能进翰林院,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到各省去当县令,而曾国藩梦寐以求的则是进翰苑"筠仙,我们明天就出发回湖南吧!"曾国藩将书一本本清算好,表情沉重地说。

物生而有耆欲,好盈而忘缺。是故体安车驾,则金舆锶衡不敷于乘;目辨五色,则黼黻文章不敷于服。由是八音繁会不敷于耳,庶羞珍膳不敷于味。僻巷瓮牖之夫,骤膺金紫,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向所搤捥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旁观者觉得当然,不敷訾议。故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彼为象著,必为玉杯。"积渐之势然也。而猎奇之士,巧取曲营,不逐众之所争,独汲汲于所谓名者。道分歧不相为谋,或贵富以饱其欲,或名誉以厌其情,其于志盈一也。夫名者,先王以是驱一世于轨物也。中人以下,蹈道不实,因而爵禄以显驭之,名以阴驱之,使之践其迹,不必明其意。若君子人者,深知乎品德之意,方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将耻之矣乙而浅者哗然骛之,不亦悲乎!

皇天不负苦心人。有穆彰阿的用心皋牢,再加上厥后唐鉴的实心吹嘘,曾国藩宦途一帆风顺,几年工夫,便已迁升为从四品衔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名位渐显,为人却更加谦善谨慎,门祚鼎盛,每以盈满为戒,遂将书房定名为"求阙斋",不时提示本身。

"伯涵,你晓得唐朝举子的行卷吗?"行卷,是唐朝考场中的一种习尚。应举者在测验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权贵,这就叫"行卷"。国藩当然晓得,但他没有干过。一来国藩与朝中任何权贵无一面之识,二来他信赖本身的场中诗订婚然会非常超卓,不必行卷。经劳崇光这一提,曾国藩倒有点悔了,若通过朋友展转投送,常日所作诗文,也有能够达到朝中一二权贵之手。不过,现在已晚了。

康福说:"周学士从一名王爷那边听到一件极奥妙的事。"  曾国藩内心收缩起来。

"伯涵兄,另有朝考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