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康禄和五千太平军将士在天王宫从容就义、慷慨自焚[第4页/共10页]
"真的?你看清楚了,有多少人?""黑灯瞎火的看不清楚,怕总有千把人。" "朝哪个方向跑了?"
康福胸中波澜翻滚,不能停歇。再定睛细看,他更被震惊了:人墙的前面清楚已架好了一道两尺来高的干柴,将前面的承平军紧紧包抄住。有几小我在给干柴浇油。他们神态宁静,气度安好,如同农夫在灌园,如同花匠在浇花,站在劈面二三十丈远、手持刀枪、凶神恶煞般的湘军,在他们的眼中仿佛并不存在。
"好吧,我去去就来。"李秀成说完,骑马向忠王府奔去。半个时候后又回到天王宫。
要攻城非要先拿下地堡城不成,但地堡城恰好就拿不下。承平军尽力以赴保卫它,每天从承平门里将炮子火药源源不竭地运进堡内,选最强干的年青兵士替补伤亡。城里勒紧裤带,把最贵重的能吃的东西送给守堡的人。就如许,固然天堡城丢掉四个多月了,地堡城却仍然还在承平军手里。曾国荃整天暴跳如雷,常常无缘无端地诛杀统兵将领,弄得吉字大营大家提心吊胆。正在这时,朝廷又下达号令,派李鸿章率军会攻金陵。上谕达到安庆,曾国藩为之忧?。叫李鸿章去吧,操纵戈登的洋枪队,金陵或答应速克,但吉字大营辛苦得来的战果,让别人来摘取,不要说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的弟弟不甘心,就是他本身也不甘心。不叫李鸿章去吧,金陵拖到哪一天赋破呢?火药粮饷都不成久支,万一再出点甚么不测变乱,功亏一篑,岂不惹天下嘲笑?考虑来考虑去,他决定从大局解缆,还是要李鸿章速带洋枪队援助为好。并同时决定,一旦李鸿章出兵,他也从安庆出发,坐镇金陵城外。如许,攻城之功,他作为疆场总批示,天然列第一;若李鸿章不去,他也就呆在安庆,他不能去抢弟弟的功。
关于湘军打进金陵打劫财物、放火焚城的景象,赵烈文《能静居日记》中有第一时候内的记录。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日记:"傍晚闻各军入城后贪打劫,颇乱伍。余观中军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乃至各棚苍头皆去,担当相属于道。余恐事中变,劝中丞再去弹压。中丞时乏甚,闻言意颇忤,张目曰君欲余何往?余曰闻缺口甚大,恐当亲往堵御。中丞摇首不答。至戌末时,余见龙脖予至孝陵卫一带放炮,知有窜贼。"六月十七日日记:"官军打击,亦四周放火。贼所焚十之三,兵所焚十之七。烟起数十道,屯结空中,不散如大山,紫绛色。亭午, 二伪府皆烧。"六月二十三日日记:"中丞禁杀良民掳掠妇女,煌煌布告,遍于城中,无如各统领彭毓橘、易良虎、彭椿年、萧孚泗、张诗日等惟知打劫,毫不推行,不知何故对中丞,何故对皇上,何故对六合,何故对本身!"已是深夜了,赵烈文见各路人马都在城内四周劫掠,一担一担的绫罗绸缎、珠宝金银从城门挑出,这些将领们只顾抢面前的财物,仿佛健忘了另有个内城天王宫。赵烈文看在眼里,很焦心,他飞马跑到缺口边的一个小棚子前,向正在这里的曾国荃陈述。一进屋来,只见曾国荃歪躺在一堆柴草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望着满脸汗污黑瘦如猴的曾国荃,赵烈文真不忍心唤醒他。曾国荃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