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第2页/共2页]
百花羞看着跪在殿中装模作样的奎星,内心不由的嗤笑。迟早不归朝,恰幸亏三藏法师即将拜别时来参拜!
奎星身姿矗立,法度沉稳有力。剑眉星目,透着温润的光芒,全然不见疆场上的凌厉凶恶。高挺的鼻梁下,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一抹安闲自傲的笑意。一头乌黑的长发束于顶,几缕碎发随风飞舞,更添几分萧洒不羁。
三藏法师行至金阶,参拜结束,
一番君臣酬酢,统统人都健忘了角落里的大唐圣僧。圣僧没法,只得出列,再次告别。
他行走在宫廷的回廊之间,轻风悄悄拂过,官袍的下摆悄悄摇摆。路过的宫女寺人们,纷繁投来敬佩又羞怯的目光。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悄悄地向前走去,仿佛在思考着甚么。那身姿,那气度,仿佛全部宫廷的富丽都成为了他的烘托。在这看似安静的氛围中,却又让人模糊感遭到,他身上躲藏着一股随时能发作的力量,那是历经疆场磨炼出的沉稳与刚毅,即便身着官袍,也没法袒护他骨子里的不凡。
秋谷旦,御前文牒。"(上有宝印九颗)国王见了,取本国玉宝,用了花押,递与三藏。
此时,朝堂上一片温馨平和,只听得见大臣们对女帝歌功颂德之声此起彼伏。他们纷繁赞美女帝的贤明神武和治国理政之能,将国度管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又夸奖大将军英勇恐惧,所率军队战无不堪,攻无不克,令敌国闻风丧胆。
国霸道:"既有唐天子文牒,取上来看。"
三藏法师裣衽见礼道:"小僧是唐朝释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去西方取经。原拥有文牒,到陛下上国,理合倒换。故此不识进退,轰动龙颜。"
三藏神采安静,双手合十,微微躬身,不慌不忙地说道:“将军此言差矣,贫僧一心向佛,只为求取真经,普度众生,从未有过任何不轨之心。”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眼神清澈果断,去处有度,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信赖。
在满朝文武百官的等候中,来自东土大唐的取经人缓缓而入。
金碧光辉的宫殿中,氛围寂静厉穆。女帝端坐在富丽的王座之上,身姿文雅,面庞带着几分沉吟后的定夺,正筹办开口允了三藏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