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再世昭昭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老先生上了讲坛,看了上面乌压压的一众学子,笑呵呵道:“本日翻山越岭地竟然来了这么多人呀,啧啧啧,你们应天书院的学子向来是喜好听夏本纪的,也罢,本日就先讲讲夏本纪好了。”

传闻太孙与其父普通是个温厚宽忍、礼贤下士的贤明之人,但果然如此吗?

这一批女门生们的第一堂课天然是按例从《史记》讲起。风趣的是本日并未先讲五帝本纪第一,而是讲了夏本纪第二。

这段话原不过是先容大禹的先人罢了,但是听着如何有一丢丢别扭呢?昭昭狐疑本身是听错了,但方老先生方才好似千真万确地说了一句近似“哎呀呀,如许看来只要禹的曾祖父和父亲没有当过天子呀,一辈子都是臣子……”

这里说的是十年以后,禹到东方观察的时候在会稽去世了。禹表示要把帝位传给益。一样是服丧了三年方才结束,益约莫是想要效仿禹当年的做法,先把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本身跑到箕山之南去遁藏。

上辈子那秦湛玉树临风、文采出众,赵子妤脾气温婉、如沐东风,昭昭一向感觉他们真真是一对璧人。但如何……

但或许是甚么事情没有安排好,事情的生长倒是与上一次大不不异。

史学的上课地点在镜湖边上的镜春园。

与之相反的是,当年阿谁以“国赖长君”劝戒太-祖天子的虞家倒是封了侯爵。便是现在赵子婳的未婚夫虞湛的忠勇侯虞家。

建元十三年,显国公窦氏被抄家。同年,固然建元帝将年幼的熙宁公主许嫁杨家子以示安抚,但靖国公到底也降爵成了靖北侯。建元二十六年,英国公阮氏被族诛。

但到底自小过继的嗣子和成年后册封的皇太弟情分分歧。

也不知太史公是成心还是偶然,这段所写的环境与之前那段竟是对仗得如此工致。

但是,方才不是还在说禅让制吗?接这么一句真的好吗?

说是自中唐藩镇盘据以来的近两百年的时候里,不知兵不立恩信的孺子小儿,想要单单倚靠血缘就保住皇位,底子就是不成能的事情。那上书之人字字泣血,言说国赖长君。

那方老先生讲到此处昭昭都听懵了,要晓得大祈朝的建元帝的皇位也是禅让得来的呀!

真是奇特!如果这方老先生的课这般遭到应天书院学子们的推许,那他为何不干脆去那边任教呀?

自建元二十七年太宗改姓之时,昔日随太-祖天子南征北战的一文臣三武将仅剩两人。

带着如许的迷惑,昭昭在屏风前面的一个坐席上就坐,将笔墨纸砚从书袋中取出来,顺次摆放在桌案上。这一点她们倒是比旁听生的报酬要好一些,屏风后边的那些人只要一个小蒲团就坐,是不设桌案的。

昭烈皇后本来选定了娘家一个年幼的侄儿,便是厥后的献章太子。就在帝后二人欲昭告天下、行过继之礼的时候,忽而有人上书劝戒。

太-祖天子和昭烈皇后吴氏本来欲效仿周太-祖郭威。那郭威舍弃了与本身亲缘更近的半子张永德、外甥李重进等人,而是挑选了过继老婆的侄儿册立为太子。这便是厥后的一代英主周世宗文天子郭荣。

厥后启倒是干脆多了,临终前直接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太康。自此以后,禅让制就正式被世袭制代替了。

再然后又讲到了禹归天以后的事情,风趣的是而后的生长恰好相反:“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