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庙堂之高(1)[第5页/共5页]
他们的瞋目怒斥罄冉并不看在眼中,朗声道:“之前听闻旌国文臣武将高低一心,朝风清如朗月,众臣一心为民,易青曾心神驰矣。现在得见……却如骂街恶妻,真是让易青开了眼。”
众臣又是一愣,此人前后相差也太大了,方才还傲慢不成一世,如何这下又请起罪来了。不过他这一请罪,倒是令他们不能再说甚么了,正欲群起攻之的羞愤皆因他的自请伏罪憋在了心头,闷得难受。
现在他们力持一战,一方面是觉武将深受皇恩,该当为国歃血,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想摆高姿势,让皇兄和武将看看,他们并不是怯懦脆弱的文弱墨客。
燕奚痕一面和大臣们拱手打着号召,一面和罄冉一道往外走,两人刚出大殿,高全便仓促自侧廊追了过来,对着燕奚痕一躬身,看向罄冉。
罄冉猜到旌帝会重用本身,可现在还是一惊,万没想到他会封本身为侯爵。并且那九阳府少卿官拜一品,乃是要职,她纵使再胆小,现在也是一愣,未敢领旨。
大殿之上一阵寂静,站于左边的武将们更是面有附和,望着罄冉的目光多了几分切磋和赞成。
“哦,既然大人晓得是为百姓百姓,为何这金銮殿上却不允百姓说话了?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我随你一起去见皇兄。”燕奚痕说着就欲迈步。
大内刻漏房报了寅牌,婉转而又严肃的钟鼓声在一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反响,插手朝见的文武百官朝服冠冕,庄严低垂。
他茫然扭头,迎上身边一人目光,那人满面怜惜地摇了点头,目光竟带着怜悯。洋洋对劲的王大人还没有明白如何回事,就听高阶之上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
一大臣一听天子动了气,忙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顿时众大臣跪倒,纷繁拥戴。
御花圃中,燕奚侬负手站在凉亭中,尚未换下朝服,头上珠玉幕帘随风轻荡,收回微脆之音。
自古文臣就看不起武将,再加上皇兄的偏袒。文臣们自是心有不愤,感觉武将支出未几,获得的却比他们多的多。
罄冉没有功名,便只能站在了最后,金台上,传旨内侍清澈的声音高高响起。
再来,这些年旌国日趋强大,都城歌舞升平,繁华敷裕,再加上战国虽多次来攻,但都被挡在边关。乃至于这些京都的文臣没有危急感,也不晓得边关艰巨,自视甚高,以为旌国已经无坚不摧。
一来,自皇兄即位以来,清吏治,惩贪腐,对官员的管束甚严,特别是对都城的文官更是逢错必惩。相反对武将,因为战乱不竭,倒是拉拢为主,恩多于威。
罄冉尚未说话,倒是燕奚痕上前一步,对着御台躬身禀道:“皇上,易青腿上有伤,此番虽是冲撞了圣颜。但还请皇上谅解她一心为民,允她起来回话。”
半响一声嘲笑传来,旌帝收了嘲笑,大喝一声,“哼,易青,你这是请罪?!”
“哦?你倒是说说看,你何罪之有?”
“哼,那你倒是说说看,这战为何打不得?这兵为何发不得?”
那王大人一脸失色,说着便深深拜倒,待跪下叩首半响不听有声音,他微微昂首只觉殿中氛围甚为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