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庙堂之高(1)[第3页/共5页]
归正打战也跟他们无关,现在请战,又能对皇兄歌功颂德一翻,又能留个忠勇的隽誉。出征后就算霸占不了战国,也不必他们担责,何乐而不为。
“说得好,朕自会纳言,说得如果不好,易青……朕可要重重治你的罪。”旌帝冷声道。
罄冉忙站起家来,微微一退,恭敬地低头。旌帝对劲地点头,笑道:“坐。”
一愣之下,世人见那收回傲慢之语的竟是一名少年,且乃是布衣之身,虽是此人今早和翼王同业,但到底无官无职,他们现在被驳了面子,岂有不反击之理?
燕奚痕回望,不自发勾起了唇角。这个易青,常日淡然,碰到在乎的事倒是一点也沉不住气。倒是天生的悲天悯人,惦记取边关的百姓和将士们哪。
“错!敢问大人,如果战国果然不敷为虑,为何这些年我边陲频频遭到扰乱?!”她见那大人张口无语,又道。
“哈哈哈,起吧。”一阵寂静后,燕奚侬朗声而笑,起家扶起罄冉。
罄冉起家步入凉亭,站于他的身后,亦望向花海。凉亭前种着两种截然分歧的海棠,一面乃开得红艳的西府海棠,一面则是冠枝扶柳的垂丝海棠。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那方才第一个出列的左永禄吕大人更是气得满面涨红。
“热锅翻饼?哼,怕是这饼难翻吧。”
罄冉淡淡一笑,挑眉道:“这位大人说的好。不过易青有一事不明想就教大人。”
一时候众文武忙撩袍膜拜,高呼声传动天庭,罄冉跟着跪地,现在当真了然那九五至尊的宝座为何会那般令人猖獗,甘为它头破血流,父子成仇。
燕奚侬隐在珠帘后的目光微闪,这少年不简朴啊。前些年旌国势弱,文武大臣倒是高低一心,可现在朝政渐稳,朝中文武渐生嫌隙。单单拿这海棠一事,他就听闻,武将指骂文臣所养西府海棠徒有其表,娇弱不堪,文官则调侃武将所养垂丝海棠空有花枝,不伦不类,说他们附庸风雅。
旌帝扬眸盯紧罄冉,淡笑道:“你倒是甚么话都敢言,你本日在朝上一翻话仿佛已将满朝文臣尽数获咎,如此锋芒毕露,怕是武将亦不会领你的情。”
罄冉一笑,沉声道:“若陛下偶然自比慕公、英宗便不会宣召易青。”
待罄冉脱掉鞋履步入殿中,方才站定,便听传侍寺人悠长通亮的声音再次响起,“皇上驾到。”
他们的瞋目怒斥罄冉并不看在眼中,朗声道:“之前听闻旌国文臣武将高低一心,朝风清如朗月,众臣一心为民,易青曾心神驰矣。现在得见……却如骂街恶妻,真是让易青开了眼。”
“我是有王爷撑腰,有恃无恐。”罄冉眨巴两下眼睛,目含笑意。
“易公子,陛下在御花圃召见,请随主子来。”
罄冉没有功名,便只能站在了最后,金台上,传旨内侍清澈的声音高高响起。
罄冉回身一笑,躬身道:“易青不怕获咎人,昔有慕公之管贤,云英宗之邵伯公,皆为刚正不阿,为是非曲直,据理抗争,不昔获咎权势,触怒圣颜之人。两人虽是遭到满朝架空,却终成一代名臣,留名青史。易青鄙人,愿效仿先贤,做陛下之谏臣。”罄冉沉声说着,撩袍便单膝而跪,字字果断。
他茫然扭头,迎上身边一人目光,那人满面怜惜地摇了点头,目光竟带着怜悯。洋洋对劲的王大人还没有明白如何回事,就听高阶之上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