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火药(二)[第2页/共2页]
铜头凑到跟前数了一遍道:“候爷,这是十六斤二两。”
李元利没有管他们,他现在是要用心配火药而不是去切磋硝石中毒的题目。几小我急仓促地又往火药坊走去,安排了几名亲兵去搬硫磺和柳柴炭,自已则拿起一杆秤筹办把硝石秤重。
这部书乃至远传到日本、朝鲜,不消说,满清将领当中只要识字的,对这部书都深有研讨。
火硝析出来了,这是必定的成果,李元利慢条斯理地走进屋内,探头往铁锅里一看,公然水内里的硝结晶都已析出。
李元利不晓得是那里出了题目,他放下硝石,看着抬了硫磺和柳柴炭走过来的几名亲兵,栓柱、三元、赵明朗、祁金彪,都是最靠近的,看模样没有需求对他们埋没奥妙,再说今后这类火药还要大量出产,也不成能不让人晓得。
宋钦宗赵桓见金兵打到开封城下,亲身出城到金虎帐中投降,如果他晓得他一家长幼今后的报酬,估计不会如此高风亮节。
铜头听老神仙如此一说,方才明白李元利说这些话的启事,他单膝跪地,向李元利说道:“候爷放心,就是别人拿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毫不透露只言片语!”
不怕他们叛变,就怕他们偶然当中泄漏奥妙,这个时候的人可没有甚么保密认识,你没看茅元仪写的《武备志》,不但把西周至明朝以来的各种兵诀、计谋、阵法、军资都图文并茂地写得详详细细,并且还把大明的地理情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摆设、督抚监司、将领兵额、兵源财赋等等内容都写得翔实,最后还怕人家看不明白,全数都配上高清大图。
接下来就是粉碎研磨这些质料,粉碎也有诀窍,不能把三种质料混在一起研磨,那样轻易出事,伶仃研磨也不好,硫磺轻易产生静电而粘结到一起,硝石很轻易吸潮而沾到木碾壁上,导致最后分量不敷,柴炭麿细后粉尘太大,轻易起火。
说完这几句话,他就停了下来,紧紧地盯着铜甲等人,看他们如何应对,哪知几人底子没有明白李元利说这些话的意义,只是面面相觑,不晓得如何作答。
“我不想有朝一日,这类火药落到我们自已头上!”
四川向来就盛产井盐,自贡盐井天下闻名,只不过离得太远,再加上现在兵荒马乱,连活人都没几个,估计那些盐井都早已烧毁,但归州、夔州也出井盐啊,离这儿也没多远,这个倒是能够好好揣摩揣摩。
一只手提着挂了硝石的秤,李元利数了好几次秤杆上的秤星,却还是没有弄清楚有多少斤,无法只得把铜头叫过来讲道:“你看下这是多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