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相国寺扑买大会(下)[第2页/共3页]
“倭鬼!好样的!”李横的嗓门仍然最大。
倒是智源在台上对岳飞低声说道,“鹏举,这矮子定是个倭人!传闻倭国天皇对苏仙的诗词如痴如醉。他曾经派了两个亲随在苏仙身边,充当下人。苏仙一旦有新作出世,这两个下人就会想尽体例,把新作弄到手里,送回倭国。如果弄不到真迹,也会把诗词运回海内。而倭国天皇在获得苏仙的诗词以内,就会停止昌大的诗会,和达官朱紫一起庆贺苏仙诗词问世。嘿,别看这个倭国远居海上,说不定苏仙的真迹,倒有一多数落到了他们手上。”
源义大郎乃是源义家属的大管家,此次来中原,倒是带了一千柄上好倭刀。他把倭刀运到太行山,以每柄刀三百金的代价,尽数卖给了刘豫父子。带着多量金银正要返国,却传闻了汴梁的扑买大会。因而又转道汴梁,想为家主买上几幅宋人的绝世珍宝。他深知家主最喜苏东坡的书画,以是一见了黄州寒食帖,当即出口叫价。
仅次于石家的徐州赵茶商毫不逞强地喊出了七千两黄金。赵茶商的代价已是天价,岳飞连喊两次,一向没有人回声,正要喊出第一次,却见一个矮子从人群中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出一万两黄金。”
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十一世纪,倭国能够说是外洋诸国中对宋室最敬佩者。为了沾点宋人血脉,倭人布衣千方百计把家中女眷派到汴梁金陵扬州等地为妓,女眷一旦有身,当即运回日本。因为有了崇高的宋人血脉,孩子平生下来,就是个小大名,能让全部家属跃升到贵族阶层。这就是所谓的借种。固然在北宋期间,来汴梁借种的蕃国不止倭国,连辽人夏人高美人也常干这事,但范围最大,也对这事最热情的倒是倭国。南宋被蒙古灭亡时,倭国军人乃至还想构造义兵,助宋抗元。只是当时倭国挞伐不休,才未成行。不过自宋亡于蒙古以后,倭人对中原的心态渐渐窜改了,由俯视变成贱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派使臣前去倭国,试图让倭国规复朝贡,成果反被唾骂一通,正能够作为倭民气态窜改的一个注脚。
岳飞深吸了一口气,脸上俄然又挂起了笑容。“一万两黄金第一次。一万两黄金第二次。一万两黄金。”
“好样的,矮子大郎!”
李横可不敢私行抬价,他抬眼一望李八少,却发明老爷摇了点头,当即大声说道,“你个矮子有钱,老子让你一次。”
...
李八少见岳飞神采大变,赶紧也从桌案后走出来,低头向倭人张望。“哦,鹏举,这厮乃是倭国关西军人会的人,专门来往中原贩刀。倭刀锻造极精,中原不及,每柄刀可代价数百金。欧阳公还曾经写过一首诗奖饰倭刀。传闻这厮名叫源义大郎,其家属在倭国举足轻重。”
李八少和智源都不明白岳飞身上的杀气从何而来。岳飞望着台下穿着富丽的源义大郎,仿佛又瞥见了淞沪疆场上的血雨腥风。
岳飞也仿佛忘了刚才的杀机,呵呵笑道,“倭人倒是做了件功德。”
望着源义大郎冲动得像醉了酒普通,李清照莞尔一笑,“这倭人倒也风趣!”
当智源大师神采奕奕地站在台上宣布扑买大会结束时,台下的流民不约而同地抱拳在胸,齐声叫道。
正因如此,李清照这幅黄州寒食帖一拿出来,台下的富人当即就吵嚷起来。余瘦子一下子伸出了十根胖胖的手指,大声喊道,“我出三千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