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相国寺扑买大会(上[第2页/共4页]
和尚们说得言之凿凿,流民们天然坚信不疑。正因如此,六月十五这一天,汴梁城的统统事情几近全数停滞下来,不管是富豪士绅,还是穿戴固然残破却洗得干清干净的短衫的流民工匠,全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拼着一天不挣钱,也要去大相国寺为大鹏金翅明王和金身罗汉们捧个场。传闻岳帅会携夫人李孝娥亲身为扑买大会落槌,只要能见岳帅一面,就是一天不用饭也是值的。以是城里的百姓全都携家带口地赶了过来。城外的流民也有带着老婆孩子进城的,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家人沾点岳帅和智源的佛光仙气。
可惜汴梁百姓比这些鸟虫起得更早。自从岳飞在汴梁大婚以后,来汴梁贺礼的来宾们发明汴梁固然残破,但次序极好,商机极多,多数都在汴梁运营起了商店。固然不过十几天时候,但汴梁的首要大街上已经装潢一新,各家商店披红挂紫,伴计们穿戴青布小衫,站在铺子门前,皆显得非常精力。这些日子,最繁忙的就是那些会技术的流民,不管你是木工瓦工,还是画工漆工,全都接下了干不完的活。不会技术的流民也有活干,不过都是些粗活累活,比如打扫街巷,疏浚下水道,整修城墙,如果实在连这些活都干不好,那就只能在里长的带领下去清算废墟了。颠末金兵劫掠,王俊烧杀,全部汴梁城有多数的楼宇变成了残垣断壁,看上去极其苦楚。流民清理废墟一天可挣二十文铜钱,管迟早二顿饭。因为这个,附属于陈黑户和聂万金两个距汴梁极近的流民大屯把地里的活计全数交给了老弱妇孺,青壮流民们每天一大早就披星戴月地赶往汴梁,去汴梁找活干。劫后余生的流民底子不晓得甚么是怠倦,他们只晓得现在有田有地,又有从不扰民的护民军,只要埋头苦干,用不上三五年,又能挣下一份家业。
这些挤不进寺庙的流民一边暗恨本身来晚了,一边却也翘首期盼岳飞的到来。有人的处所就有商机。既然扑买大会尚未开端,很多走街小贩就挑着担子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边汗流浃背后喊着让一让,请让一让,一边又扯着嗓子喊道,“脆甜的西瓜,三文钱一个,不甜不要钱,不红不要钱。”或者是“豆花,一文钱一大碗的豆花,喝上一碗,既解渴又解饿。”要么就是“拔郎鼓,乡亲,给孩子买一个带归去呗,二文钱一个。”
台下贱民有的人认出了台上的壁人,有的不熟谙,却也猜出了这对壁人是谁。尚未喊出他们的名字,就见男人对着台下的流民抱拳在胸,朗声说道,“鄙人岳飞,向各位来宾问好。向各位乡亲问好。”
为了让大相国寺的扑买大会办成一届有史以来最胜利的扑买大会,智源方丈阐扬了本身的绝世功力,一边和各个富豪乡绅吹风通气,一边在重开的汴梁邸报上大肆鼓吹。重开的汴梁邸报由畴前的半月一期,变成了现在的三天一期,名字也改成了京华时报。报社由李八少和潘楼老板曹岩合伙创办,前三个月十足免费发放。皇宋重文,识字的人极多,很多流民也能把京华时报上的纸全数读出来。
除了卖东西的小贩,很多杂耍艺人也在人群中拿出了自家的绝活,踩高跷的,卖大力丸的,舞刀弄剑的,抖空竹的,吸引了很多流民旁观。最受流民欢迎的则是几个演出把戏的天竺僧侣,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裹着的头巾摘下来,放出了几只鸽子,又把一米长的大剑吞入肚中,张口就能吐火吐烟。这类把戏让没见过世面的流民们都瞪大眼睛,连呼奇异,连头顶的骄阳也顾不上遮护了,任凭汗水从额头流下,流入张大的嘴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