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常遇春[第1页/共2页]
回身之际,董清却没发觉到邓愈嘴角悄悄掠过的一丝诡笑。
……
没能压服邓愈,董清心中非常不甘,因而谨慎翼翼地问道:“那依大帅的意义,是筹算出兵剿除了这常遇春?”
在邓愈心中悄悄冲动之际,董清持续说道:“这常遇春原是凤阳府怀远县人,因家中贫困,常常忍饥挨饿,因而就投奔了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悍贼刘聚。”
常遇春见麾下儿郎战意昂扬,嘴角扬起一丝傲然的嘲笑,口中喃喃道:“邓愈,你必然猜想不到,我常遇春不会坐以待毙,先突袭你的定远城吧,嘿嘿……”
只是,从方才获得的谍报来看,大帅邓愈的猜想,无疑是对的,这便让董清心中诧异不已。
此言一出,全部校场顿时鸦雀无声。
“只是,常遇春一向没有寻到贰心目中的明主,因而带着一棒志同道合的弟兄,暂居于和州一带。听道上的弟兄说,他们是两个月前迁到定远来的。”
这时,李恪却提出了分歧的观点:“我军即将面对存亡大战,正需杀鸡儆猴,威慑周边宵小,这个常遇春竟敢劫夺我军粮草,实在罪不容赦,大帅为甚么不趁机将他剿除,以此立威!”
手札内,只要短短一句号令式的言辞,这不是示好的手札,而是一封最后通碟。
邓愈这话形同立下战书,董清心想着邓愈已被激愤,看来那常遇春的毁灭是在所不免。
“部属这就修书!”董清心中感慨,拱手而退。
邓愈猛地回身,神采刻毒地命令道:“擒虎就替我修书一封给常遇春,命他在三天以内将劫夺的粮草偿还,敢少一粒粮草,本帅便出兵剿除了他!”
脚步声轻疾地响起,董清仓促上得城头,眉梢间带着些许欣喜道:“大帅,标兵回报,那常遇春公然统领寨中精锐,望定远城杀来!”
定远、盱眙两地交界处,有一山名叫嘉山,在嘉山山腰处,有一寨名叫‘飞虎寨’。
“常遇春跟从刘聚拦路劫掠,入宅为盗,开初颇觉新奇,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银两,厥后,他发明刘聚此人不讲信义,常常滥杀无辜,因而便起了另寻前程的动机。”
“常遇春,成心机……”邓愈倚靠在城头,望着远方的山林,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心中已在策画着如何收伏这员虎将。
李恪原为饱读诗书的儒生,对常遇春这类吼怒山林,劫夺百姓的强盗本能地存着几分鄙夷,除非这个强盗风评很好,如董清这般享誉一方,才气入得李恪法眼。
像常遇春如许的顶尖虎将,邓愈那里舍得将他剿杀,董清的话正合他的情意。
“那如果邓愈出兵飞虎寨,我们该如何对付?”那红袍男人又是顾虑道。
第二天凌晨时分,定远城头,邓愈负手而立,眺望着东南边向,泰然的神采中隐含着几分严肃。
当时包含李恪、胡大海、吕珍等文武,都觉得常遇春如许的占山强盗,劫夺粮草已是顶了天,毫不敢公开攻盘算远城,因此,他们对邓愈如此大动兵戈地出兵剿匪很有迷惑。
邓愈微微点了点头,统统尽在他的把握当中。
号令一下,校城上的千余男人立时沸腾起来,挥动着拳头和兵器,号令着要大杀一场。
常遇春嘴角微翘,傲然道:“我们飞虎寨依山而建,阵势险要,有了这五千石粮草,我们能够支撑一两年,他邓愈就算出兵来攻,我又有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