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恪布局[第1页/共2页]
等李恪回到寨中时,董清也已赶回,董清将战况一一说给李恪听,李恪听后,心中大定,当即命亲卫调集众将于帐前听令,只听李恪严肃叮咛道:“三里外有一木桥名为清远桥,桥边两岸杂草丛生,芦苇密布,能够埋伏兵马,立即,擒虎将军引五百长枪手埋伏在道旁左边,单刺朱军骑戎顿时人,宏远(张岐,字宏远)都尉引五百刀手埋伏在道旁右边,单砍朱军马队的马腿!”
董清暗叹一声,不敢胶葛,仓猝抽刀策马逃开,郭兴、郭英仓猝紧追而去,董清急于退走,目睹前头有几个朱军马队拦路来挡,九环刀高低翻飞,飞奔间将数人斩落马下,其他朱军马队被董清的威势震慑,吓得立马散开,董清因而顺利跳出包抄。
朱元璋当即蓄力迸发,凤嘴刀倒提上切,筹办驱逐董清的尽力一击。
李恪叮咛结束,董清眉头微皱道:“云起智囊乃大帅智囊,怎能以身犯险,如果出了不测,让我如何向大帅交代?不如换我去诱敌?”
朱元璋奋力一抽凤嘴刀,遂起第二刀,横扫向董清的头颅,董清见朱元璋守势迅猛,来不及抵挡,赶紧驱身避开。
“等我将朱军勾引过桥,明泽(祁洪,字明泽)都尉则带人将清远桥拆断,济真(韩猛,字济真)校尉则陈兵于桥头东侧,虚张阵容,使朱军心胸顾忌,不敢望东走,只好退往南面,立即敌军入彀,再如此如此......”
到了第二天,有标兵赶来禀报,言朱军大部人马正往营寨赶来,李恪听后,当即引寨内兵马前去迎击。
而在朱军赶路的同时,李恪则在朱军的必经之地查探地形,期间,李恪瞥见一座木桥,因而策马到桥边,绕河看了一遍,看到关头处,李恪双眼几次发亮,好似已有定策。
郭兴、郭英见董清逃脱,正要带兵去追,这时,徐达倒是命令将他们喝止住,朱元璋见得,心中不解,当即略带肝火地喝问向徐达。
疆场上,朱元璋与董清已经缠斗在一起,两柄利刃连连狠恶碰撞,朱元璋的刀法霸道狠恶,董清的刀法例暴力迫人。
李恪骑一匹雪色白马,两边百余马队簇拥,缓缓向前,拔出腰间宝剑,朗声向朱元璋喝道:“朱元璋,你不过是穷和尚出身,幸得郭子兴大帅赏识收为义子,才得以称威纳福,你不思秉承郭大帅弘愿讨伐鞑子,是为不孝!你为汉人,却与鞑子勾搭,是为不忠!你我两军同为义兵,你却为一己之私,攻打友军,强夺友军国土,是为不义!朱元璋,你不孝不忠不义,枉为人主,岂有不败之理,你速速退兵,莫让我脱手将你大败,到时追悔莫及!”
朱元璋马快,先是追上缠杀住董清,董清边战边退,没过量久,郭兴、郭英围杀过来,与此同时,徐达又派出两部马队绕道前冲,想要截断董清的退路。
李恪言词锋利如剑,言出连珠,骂得朱元璋胸口起伏不断,枭目杀意暴涌,怒不成遏。
却说,朱军一起突进,朱元璋遵循徐达的建议,将雄师分为前后队,他与徐达领军为前队,郭兴、郭英领军为后队,阵容浩大地扑杀向破虏虎帐寨。
朱元璋听言,肝火稍稍褪去,即令雄师器速望滁州城赶去,路途中,常常碰到险要路口,徐达必会安排标兵细心刺探。
只听‘铛’的一声巨响,九环刀以不成反对之势,轰然劈飞朱元璋的凤嘴刀,危急猝临,朱元璋面色剧变,枭目瞪得斗大,有力地望着九环刀迎头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