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豫州刺史狄[第1页/共2页]
“谢大人!”恭谨一礼,长史坐定,又构造了会儿说话,再次缓缓道来:“豫州作为中原上州,人丁十数万,然经此难,先是越王搜取,又是张节度索掠,诸县府库几近一空。眼看寒冬已至,高低无觉得继,百姓们想要熬到来年,甚是艰巨啊!”
“且豫州官吏,受连累者甚众,从州城至处所,理政官员缺额太大......”长史又弥补道。
闻言,长史眼神一亮,面露赞叹之色:“大人,已然想鄙人官前面了。”
已近六旬,城府凝深的狄大人,心态规复地很快,没有半晌之前瞋目而怼张光辅的暴躁感。
但张光辅入汝阳后,便尽取府库,觉得俘获之资财,犒赏诸军。厥后于州内大索背叛,纵兵为祸,将豫州给搞了个满目疮痍。数日之“功”,更甚于越王一月之祸,这也是狄仁杰深恶张光辅之故。
狄仁杰抚了抚长须,沉吟了一会儿:“从郾城、四平另有南边的郎山、真阳等县运送些粮食,兼顾调剂。官员的缺额,老夫上报洛阳,或迁调,或擢拔于本地!”
娘俩如捣蒜般用力点头。
天已经大亮,老夫淋了个浴,这才做出一副欢畅的模样,吃紧忙忙朝村中其他居户,驰驱相告。逼迫节制他们的那些能人,已经走了。
那老夫,在厥后,成了新里正,成了村中第一大户。
挺着凸起的肚子,在府堂上走了几个来回,狄仁杰渐渐走出二堂,背动手站在门前,轻叹了口气。
“大民气系百姓,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正气凛然。实乃我辈表率,令下官叹服!”长史在旁,不失时机地吹嘘一二。
心机一动,谨慎翼翼地往李俭等人占居的房间摸去,透过那大开的窗户,朝里瞄,空无一人。又连看了其他两屋,俱无一人。
说到刺史,长史内心策画一阵,眉宇间也凝满忧色,拱手对狄仁杰道:“大人,豫州兵乱前后用时近月。豫州下辖诸县,除却北部的郾城、四平二县,未有不受兵祸者。而尤以汝阳、上蔡、平舆、新蔡四县为甚。”
“愿助大人!”长史立即表态。
眼中闪过贪婪之色,又到院里院外走了一圈,敏捷回屋,将另一陋室中已经醒来的娘俩唤出。
越王的兵变,持续时候不长,对境内的粉碎并不算大,有大量的物质、粮食屯于汝阳等县。被一战而被平灭后,以豫州之力,善以慰民,是充足的。
民以食为天,要抚定豫州,粮食是个大题目。平叛雄师中,倒有很多搜掠的辎重,但既入虎帐,想要让其吐出来,狄大人并不抱但愿。
不过在房内,倒有很多的粮食,都是李俭从村中各户讨取的。不然仅以他们家,岂能扶养得起李俭这一行人。
未及两日,洛阳传来中枢的诏令,该当是武后的唆使,准予撤兵。张光辅,这个“祸害”,被狄仁杰“赶”跑了。没了张光辅的掣肘,狄仁杰方才气沉下心来,好好清算残破的豫州。
李俭在东扬村,又多待了两日,确认周边没有伤害了,决定分开东扬村。在这小村落待了这不敷旬日,李俭内心但是一点也不平稳。他这十来人,以倔强手腕短时候节制着一村人尚可,时候久了必然会出题目。
这才是狄仁杰最忧愁者,身处豫州,这心却在洛阳。
“大人对百姓拳拳珍惜之心,下官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