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玉簪花[第1页/共3页]
“不不,这是信安王爷的外孙女儿,她母亲是福慧郡主。”
“多谢长公主殿下体贴。”游王妃忙向长公主伸谢。
“…………我们故乡那玉簪花,哎呀,真是开得像雪团似的,一树一树开得好极了……”
长公主收回视野,心想这小女人倒也是个妙-人。
游王妃顺着舒绿的目光看去,公然看到长公主也刚好踏入了这开满玉簪的院子。
长公主又体贴肠对游王妃丁宁几句。
舒绿笑道:“哪能没听过呢?我还记得我那干姐姐,就是欧阳家的婉儿姐姐教我念过一首诗‘王母娘娘瑶池会,众位仙女喝酒醉,头发簪子掉人间,落地生花叫玉簪,,说的就是玉簪的来源吧?”
公然不愧是能够让阿谁冷得像块万年玄冰的兴耀帝都敬爱有加的长公主殿下啊。
“上回娘娘不是说嗓子眼有些干来着?也可让人摘些玉簪,和连翘花一块加水煎服,就能减缓这弊端。如果娘娘爱吃甜的,那就用玉簪加白糖拌匀了,浸渍半天,用沸水一冲就能喝。”
世人也晓得长公主是不喜好与人应酬的,不敢打搅她太久,号召打过便都见机地告别走开了。
(5月29日第一更)
长公主看向游王妃,提及这事时话里更带了三分亲热。
舒绿对医药的见地很博识,又晓得说话逗趣,常常随便几句话就能让游王妃听得津津有味。她也不但是本身说,又经常问游王妃一些小题目,比如“传闻南兴的玉簪花种是我们江南最好的…娘娘可曾传闻”,引发了游王妃的谈兴。
长公主当年与还是十七皇子的兴耀帝干系很好,对于常和兴耀帝来往的梁家兄妹也很有印象。她固然过着半隐居的日子,都城里的各种消息,她还是很留意的。
明德长公主并没重视到这天井中另有甚么人,她只顾着赏识这些怒放的玉簪,嗅吸着氛围中的阵阵暗香。
游王妃听到长公主对儿子评价这么高,就算只是场面话,也足以让游王妃欢畅不已。
玉簪花的花期并不长,只在夏季盛放,不到一个月就会枯萎。每年这个时候,明德长公主都会到普化寺来赏玉簪,这已经成了她的一个固有的风俗。
“难怪看着有几分眼熟,本来这就是福慧在江南生的阿谁小女儿?”
明德长公主给舒绿的第一印象,就是瘦。
“福慧那孩子也是命苦。”长公主不知被震惊甚么苦衷…微叹一声,不好再说下去。毕竟这牵涉到很敏感的政治题目,她身为公主,也不成能对先帝的定夺有贰言。
“传闻你家至公子,主意向皇上请战,现在已经解缆了?”
究竟上不止是外头,连牧王府里,下人们也都在偷偷传说王妃或许是中意了凌蜜斯当儿媳妇呢。
“对对对!就是这一首!哎呀,我们年青的时候,还编成歌儿来唱的,这些年来都记不清了……难为你还记得………………”
游王幺妃被长公主说中苦衷,勉强一笑,说:“是呀,上回跟着雄师一道解缆的。”
他还暗里给她起了个昵称叫“玉儿”。当时,她风华正茂,容颜如玉,身边又有个知情见机的夫君,恰是平生中最幸运的时候。
“哦……”
“长公主殿下仿佛也很喜好花儿呢。”舒绿悄声说道。她远远看畴昔,发明长公主在赏花时的神采,比她刚才在中庭大殿那边应酬世人时和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