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香席[第1页/共5页]
蔡攸呈出一弯矜持的笑,迤迤然取出一白玉浮雕快意云纹的小盒子,搁在案几上,对林司饰道:“焚香之前,不若先观生香原状。”
林司饰解释:“平常香席,原不垂帘,本日垂之,一则为高朋避嫌,二则,水榭有秋风,也是也为挡风。品香宜处于通风而无风之屋舍,竹帘垂下,掩蔽而非密闭,最宜品香。”
林司饰看向蕙罗阁子:“刚才殷女人援引元微之诗句,可也是指雪后晴暖,万物复苏之意?”
蔡攸笑道:“并非浑话,委实是我品香后逼真感受:乍暖还寒的春季,美人儿春困于绣帷当中,抱着金鸭熟睡,软玉温香,绿鬟风乱,那梦里见的也是昔日春游赶上的情郎吧?”
蔡攸点头:“确是得之于海上的真龙涎香,非合制香品。”
林司饰目光微滞,略一沉吟,又含笑看向蕙罗的阁子,“殷女人如此写,也是感觉如同蔷薇园中么?”
林司饰恍若未闻,不予置评。
蔡攸笑道:“之前我已申明,是代我mm来的。雅集来宾多为贵戚女子,我原不便冒然插手,但mm说本日主题是龙涎香,正巧我刚购得一块龙涎香真品,此物蕴六合之精华,我凡夫俗子,不敢独享,若请得众才子一起品鉴,方不屈辱了它,以是大胆自请退席。”
蔡攸一时语塞。林司饰闻谈笑,道:“我倒有一辨别龙涎香的体例,若蔡至公子应允,大可一试。”
林司饰见蕙罗阁子帘未动,含笑特地扣问:“殷女人不过来看看么?”
林司饰浅笑赞美:“先生好才学。”
蔡攸连声道“有理”,欣然疾步走到林司饰身边坐下。
侍女先送至唐妙仪阁子中。唐妙仪闻前面露欣喜之色,细品再三,才把香炉交回侍女手中,然后提笔,在面前案几香笺上誊写品香感受。
她说话之时,她身边的侍女已为她燃好一枚炭饼。林司饰取过一个口径两寸余的瓷香炉,调剂此中香灰,埋炭于内。拨拢香灰成冢状,以香箸在顶端开二三火口,以手试热度后,才加云母片,最后翻开香合,取出一枚小指头大小、压抑成云纹状的暗紫色香饼子,悄悄搁在云母片上。静待半晌,她捧那仅盈一握的香炉于手心,置于丹田处,闭目品其香,感受香气合宜,才递给侍女,让侍女将香送至各来宾处。
侍女取出蔡攸的香笺,念出蔡攸写的字:“乱红飞过秋千去。”
唐妙仪质疑:“这香形状很丑,也不甚香,安知是龙涎香真品?”
苏意墨再对蔡攸:“退席之前,蔡至公子称已购得龙涎香真品,看来本日我等可大开眼界了。”
林司饰细说:“此香以冰片、麝香先导,令人如置身冰雪当中,旋即温香渐起,清甘中隐含一丝酒香,加深香中和暖之意,好像雪后初晴,金色阳光洒于雪地之上,人坐于梅花树下喝酒品香,好不明朗。”
蔡攸笑道:“是,是,县君妙论,鄙人无不附和。仆人开鼻之香既已尽赏,蔡攸静待县君赐香于我等品鉴。”
侍女看着香笺念:“小园香径独盘桓……”
蔡攸摆手笑道:“不必。这一块我只花了几十缗,算不很多珍稀。”
林司饰点头:“殷女人公然观点不凡,这款香确切非蔷薇水浸沉,但与蔷薇水也不是毫无渊源。”
唐妙仪写的是一句唐诗:“水精帘动轻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