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源节流[第2页/共2页]
张尚书可谓把顾玉当作及时雨,实在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跟着入京的学子越来越多,我们不能自觉往上堆加预算,得开源节流才行。”
“就比如‘食’这一部分。本来打算是在食行筹办菜蔬肉食。我让小厮直接去阛阓问价,从农户手里直接采办,固然运送稍远,但是代价要便宜一半,且不消颠末商户之手,菜品会更新奇。”
顾玉卖了个关子,道:“若说现在能拿出大笔财帛帮助清谈会的人,不是在坐诸位前辈,也不是我,更不是圣上。”
李侍郎问道:“不过,这预算如何少了这么多?”
“世侄另有甚么体例固然说,我在朝中倒是还能说上几句话,不要有太多顾虑。”
御都山四周的阳康坊是京都新建的坊,还未有几户人家入住,能够给坊户仆人一些财帛,租赁几日,学子们一同住在那边,也便利办理。”
李侍郎看了看顾玉,俄然冲动地对张尚书道:“尚书大人,我观顾世子措置账目井井有条,不如将这查对账目一事交由她来做,我来帮手。”
顾玉道:“世叔,本日应当能弄好,到时您再细看。”
若情愿帮助十万两,由官方在御都山为其立碑立名,百年以内享天放学子敬佩。”
想到那乱七八糟的账目,顾玉大抵明白为甚么李侍郎如此冲动,对她来讲倒是不难,算是打入了吏部的圈子。
李侍郎问道:“那是谁?”
顾玉站在他们前面长舒口气,这笔胡涂账终究算明白了。
张尚书惊奇起来:“这么多账目,你本日就能弄好?”
“好,太好了,这实在是太好了,老夫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有层次的账目。”
这个期间固然早已有了近似《九章算术》的册本,但算科还是是冷门,只要商户才会操心学个根本。
在暮色来临前,顾玉把梳理好的部分交到张尚书手里,赏识了张尚书从质疑、到当真、再到赞叹的神采。
张尚书点点头,道:“世侄愿接这活,自无不成。”
她只好简朴解释:“这是我的风俗,把一些数字替代成标记,便利计算。”
顾玉一笑:“账目虽多,但是分条目清算起来会事半功倍。”
李侍郎道:“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跟顾世子学一学这账目清算的体例,账目措置非常庞大,如果顾世子后续忙不过来,我也可帮手一二。”
顾玉说完,只见统统人目瞪口呆,不由轻咳一声。
“商户。”顾玉考虑了一下道,“如有商户帮助,就不愁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