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源节流[第2页/共2页]
吏部李侍郎趁机问道:“那么‘行’呢?可有甚么体例减少学子来往京都的开支?”
张尚书听得云里雾里的,转眼又指着她的新帐本,问:“这又是甚么。”
李侍郎摊开手,惊奇道:“老天爷,三万两,五万两,十万两,那些商户情愿出这么多吗?”
若情愿帮助十万两,由官方在御都山为其立碑立名,百年以内享天放学子敬佩。”
想到那乱七八糟的账目,顾玉大抵明白为甚么李侍郎如此冲动,对她来讲倒是不难,算是打入了吏部的圈子。
“好,太好了,这实在是太好了,老夫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有层次的账目。”
顾玉一笑:“账目虽多,但是分条目清算起来会事半功倍。”
张尚书拿着帐本冲动地来回踏步,还叫来吏部其他官员观赏,十几小我围在一起啧啧称奇。
李侍郎道:“话虽如此,可我们是开清谈会,又是不售卖商品,如何让商户志愿帮助呢?”
在坐世人神采稍变,大禹朝重农抑商,商户虽敷裕,但社会职位很低,他们多少对商户有些瞧不起。
张尚书惊奇起来:“这么多账目,你本日就能弄好?”
“就比如‘食’这一部分。本来打算是在食行筹办菜蔬肉食。我让小厮直接去阛阓问价,从农户手里直接采办,固然运送稍远,但是代价要便宜一半,且不消颠末商户之手,菜品会更新奇。”
御都山四周的阳康坊是京都新建的坊,还未有几户人家入住,能够给坊户仆人一些财帛,租赁几日,学子们一同住在那边,也便利办理。”
“再说‘住’,我看之前诸位前辈商定让学子们住在堆栈,还是阿谁字:贵,且各个堆栈规格分歧,如果有学子刚好住在环境稍差的堆栈,对比别人,不免生怨。
她只好简朴解释:“这是我的风俗,把一些数字替代成标记,便利计算。”
还未等顾玉答复,张尚书便说:“‘行’是各路驿站往我们这里要钱,详细花消的安排我们鞭长莫及,最多只能查对好他们报上来的账目,免得让上面的人钻了空子。”
“‘衣’也一样,原想在清谈会之前,按照学子的学籍给他们发放襕衫,但一时之间也买不齐那么多同一的成品襕衫,如果直接去布行进布匹,再交给大型绣坊赶工,也能来得及且代价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