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门派续七[第1页/共5页]
南五祖:玄门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朝祖师,即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相传张伯端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遇异人授予“金液还丹诀”,是以修炼得道,并将“金丹之道”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陈楠,陈楠再授白玉蟾。五祖以为儒、释、道同源,三教一理。以修炼金丹(内丹)或谓修炼“性命”为主。其修炼实际,在玄门内丹修炼实际中占有首要职位。因其活动多在南边,所今厥后被尊为南五祖。又称“南宗”或“紫阳派”。
北七真: 即全真道创建者王重阳的7位嫡传弟子:马钰(创全真道遇仙派);谭处端(创全真道南无派);刘处玄(创全真道随山派);邱处机(创全真道龙门派);王处一(创全真道嵛山派);郝大通(创全真道华山派);孙不二(创全真道平静派)。因其皆对全真道的传播和生长作出过进献,元室对他们都赠封“真人”或“真君”之号,加上其活动于北方,故被尊为北七真。北七真虽各创一派,但其宗教思惟和修炼体例却大抵不异。他们倡导三教合一,以平静寡欲为修道之本,以炼气养气为修炼之要,以忍耻含垢、苦己为报酬主旨。其传世之作,均支出《正统道藏》。
觉云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由龙门云巢派分衍而来。《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序:“海上觉云为浙湖云巢分支,于有清光绪戊子(1888)开派。”其《例言》:“光绪戊子,本坛张复诚、陈本中、沈本仁等恭诣云巢宗坛,禀准开派,是年三月春,启建醮典,敦请宗坛王来因、程来水、姚来鉴三师启派,本刻故尊三师曰宗师。”该派宗承云巢开派宗师龙家世八代陶守贞(号靖庵)和第十一代闵一得(号懒云)之传,对他们倡导的神仙与忠臣孝子不二,削发与在家、退隐与入山各随便利的思惟,加以发扬,使龙门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觉云本支道统薪传?后跋》云:“自闵祖启‘便利法派’而后,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因而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趋广。今者云坛竟遍及于江浙。”表示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们前辈那样夸大削发离俗了。该派自光绪十四年开派今后,一向承传不断,《觉云本支道统薪传》有传系图加以记录。如开派人之一的程来永传第十四代汤复弼,汤传第十五代车本镒等,车传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传第十七代倪讲授等,倪传第十八代沈永家。时至民国十六年(1929)。
霍山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初创人张宗囗。《诸真宗派总薄》载:“云樵真人姓张名宗囗,字耕云。系山东登州福山县人。由光绪甲申(1884)秋间,重赴白云观传法。门下弟子等因徒世人繁,叩请愿遵‘宗’字为第一代号。”据《白云观志》,张宗囗,别名圆囗,字耕云,为龙门派第十九代状师。光绪十三年(1887)去世。传法给龙门派第二十代状师刘素云。《刘素云道行碑》云:刘素云,法名诚印,河北东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优,拜十九代方丈张耕云为师。同治十年(1871)捐献五千余金为其师之传戒费,受戒者三百余人。后又捐献银刻印经板和重勒观内碑文。继任龙门派第二十代状师,又为霍山派第二代传人。光绪二十年(1894)卒。《诸真宗派总簿》载有该派“宗诚信崇绪,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刘诚印(素云)以后传给何人,不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