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撑腰[第2页/共3页]
陈卓朗本年也不过十六岁,恰是爱玩的年纪,却整日被祖父和父亲逼着在家看书,愁闷得紧。好不轻易遇着苏家派人去报丧,家里又没有合适的人过来记念,他这才恳求了祖父,得以出来散散心。这两日即便苏玉畹不挽留,他也不筹算这么快就归去。松萝山的茶园,他一向都想去看看的。
可听得这话,她内心的肝火顿时“腾”地冒了上来。大老爷归天,二房就欺到大房的头上了,对苏家的长房嫡长女说出如此诛心的话语,并且还当着她这陈家人的面,这是不把陈家放在眼里啊!莫非孔氏这是挟恨于当年的事,苏长清一归天她就教唆本身的儿子媳妇来抨击大房?
而苏老太爷归天、三房分炊后,苏老太太便从本来所住的春和堂,搬到了中间那一溜前面的院子居住,那院子名叫熙宁堂。
苏家虽是商家,苏老太爷年青的时候却也是念过书的,还中过秀才。厥后进学有望,这才弃文从了商。虽感染了铜臭,但读书人的那一份情怀还在,在当初建这府宅的时候,苏老太爷就给各个院子取了风雅的名字,比如苏长亭和二太太所住的主院叫春和堂,苏长风和三太太的叫欢然居,殷氏所住的是快意居,苏玉畹住的院落名为日影阁……
陈家作为苏老太爷原配的娘家,来苏家吊丧,却不派下人去后妻孔氏那边问个安,这让孔氏相称的没面子。但当年陈家分歧意苏老太爷续娶孔氏,厥后两家又断绝了来往,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亲戚朋友间无不晓得。以是就算孔氏想要拿这事来讲嘴,说陈家不懂礼数,也无处说去。为了这事,孔氏实在愁闷了好几日。
苏玉畹一行人到时,殷氏和三太太秦氏等人都已经到了,正在偏房里小声地说着话,苏长亭和苏长风则陪着郎中在主屋给老太太诊脉看病。
当下苏世昌没法,只得对陈卓朗道:“表兄,不美意义,我们先得去看看祖母。要不你先回房,等一会儿我有空再去找你?”
韩嬷嬷没有见到送葬返来苏长亭逼苏玉畹交出茶园的那一幕。如果不是一进门就听到二太太这一句诛心的话,或许她今儿就只是照王氏递过来的要求,到苏老太太面前请个安,隐晦地点上几句就罢了。毕竟她是个下人,陈老太爷没有明白的唆使,她是不成能越俎代庖插手于苏家的家务事的。
想到这里,她上前几步,似笑非笑地看了魏氏一眼,问道:“敢问,这位就是苏家二太太吧?”
此时听得苏世昌的话,他也无法,点点头道:“无碍,你去吧。”说着对苏玉畹微一点头,回身便往回走。
那韩嬷嬷能被陈家作为内宅的代表派来吊丧,天然是个夺目人物。苏家虽是商家,但陈老太爷能派陈卓朗亲身来,申明他对苏家另有一份香火情。即便苏玉畹不递话过来,见到大房被欺负,她也是要伸手相帮的,更不要说苏玉畹还托王氏递了话过来,求到了她这里呢?
当下赵嬷嬷欢乐道:“有劳贵家老太太惦记取我家老太太。老奴代老太太先谢过贵家老太太了。”说着,对韩嬷嬷福了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