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流言[第1页/共3页]
想到这里,苏玉畹内心一酸,强忍着心中的哀思,问王氏道:“这段时候茶园那边可还好?”
黎妈妈没法,只得跟在前面,又感喟道:“真是苦了女人了。”
她是管家刘安的老婆王氏。
隆庆年间松萝茶出来后,苏老太爷便属于第一批种茶、售茶的人,短短十几年,苏家由只要些地步的小地主,生长到具有百来亩茶园、另有一些小茶农凭借的大茶商,在全部休宁县也算得是富商。苏老太爷归天前给三兄弟分炊,大房分得了三十多亩茶园,外加休宁县茶栈一间、徽州府茶庄一间,凭借的茶农山地几十亩。每年在茶农处收的茶,产量比自家茶园的产量还多出一倍。
苏世昌却拉了拉苏玉畹的袖子:“姐,现在雨正大,你先回房换身衣服。等雨停了,我跟你去茶园。”
苏玉畹天生便生就一副小巧心肠,刚才孟姨娘的行动她看在了眼里,哪还不晓得是甚么个意义?她似笑非笑地看了孟姨娘一眼,点点头道:“能够呀,到时我派人去叫你。”
“是。”谷雨回声去了。
苏世盛的亲娘孟姨娘见苏玉畹拉着苏世昌的手要走,忙用力地推了苏世盛一把,又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苏世盛就大声道:“大姐姐,你去茶园的时候也带我一块儿,能够么?”说着,不幸巴巴地望着苏玉畹。
王氏摇点头,满脸苦笑道:“还真被女人料着了,现在茶园里民气惶惑。不知从哪来的流言,说女人底子管不了茶园,茶园不是被卖掉,就是要托给二老爷管,本来管事的人怕是要被换掉了,大师都没心做事呢。”
“奶娘,我就这么一说,安我娘的心罢了,那里能等得了雨停?这季候的雨你也晓得,淅淅沥沥的,还不晓得要下几天呢。爹去的俄然,茶园里不知乱成甚么样了。眼看着要采春茶,我不去看看,那里能放心?”苏玉畹一边系着披风带子,一边往外走。
“嗯。”苏世昌用力地点点头。
可进了门才晓得,这个殷氏是个面人儿,轻荏弱弱的,没啥主意,遇事只晓得掉眼泪,半点担不起事。孔氏便以此为借口,一向把持着后宅外务,便是要人相帮也只叫二太太魏氏。厥后苏老太爷归天三兄弟分了家,大房单过,还是苏玉畹接过管家权,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苏长清才免了后顾之忧。
她摇点头道:“这类事官老爷是不会管的。老爷不在了,那些茶农为耐久好处考虑,另找买家也是极普通的,最多不过是补偿咱家一些违约费罢了。”
隔未几久,一个四十多岁穿藕荷色绸缎褙子的妇人走了出去,施礼问安后,便温馨地站在那边,等着苏玉畹问话。
苏玉畹吸吸鼻子,用帕子擦干眼泪,昂首扫了世人一眼:“爹不在了,可我们的日子还得过下去。只要我们同心合力,必然会把日子过好的。”
孟姨娘被苏玉畹那一眼看得颇不安闲。
“走罢,归去。”苏玉畹领着苏世昌,渐渐沿着回廊走远了。
如果那些茶农把茶卖给别人,大房不但丧失是本年那一部分茶的利润,今后再想把这些茶农手上的茶买返来,怕是很难了。徽州人做买卖还是以诚信为本,茶农跟茶商合作,只要给的代价公道,又没有甚么大的冲突,茶农普通都不会主动改换与之合作的茶商的。
徽州这时候的茶商根基还属于自产自销,即自家出的茶叶,由自家的茶庄售出。而那些没才气开茶庄、自家又有地步种茶的小地主或布衣,则还得凭借于某个大茶商,把每一季的毛茶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