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再投稿[第2页/共2页]
“叮铃铃......”上课铃声打断了课堂里的难堪,围在陈俞安四周的人群散去,纷繁回到本身的坐位上筹办上课,只是他们的目光还是不时看向陈俞安这边。
但是当陈俞安看到汇款单上的数字时,他晓得阿谁千字七八百是记者写错了,这篇关于《卖油翁》的文章差未几八百字,拿到了六十多块钱的稿费,算起来倒是合适千字七八十的标准,估计记者是把十写成百了。
陈俞安的这篇文章就在某种程度上逢迎了这一需求,以是才会被审稿编辑一眼看中,并顿时获得了登载,要晓得《抽芽》杂志每一期收到的稿子都是非常多的,有的文章定名本身质量不错,可因为版面的题目只能一再向后推,一向推到三个月的刻日结束,才赶着尾巴得以刊出,像陈俞安如许刚递畴昔一个多礼拜就被刊出的可未几见。
同窗们体贴的是文章刊出的光荣,教员们体贴的是门生的将来,而陈俞安体贴的是本身能拿多少钱的稿费。
普通稿件给作者千字七八十,给韩涵千字三四百才公道么,没事理着名作家的稿费比不着名作家还低不是?
这一栏目是为了鼓励那些具有独到观点的文章,这个期间是飞速窜改的期间,很多旧有的看法已经跟不上期间的潮流,年青人们也喜好看到那些更合适期间背景,更切近他们内心设法的文章。
“不至于吧,都高一的门生了,也不小了,该晓得甚么才是最首要的,到测验的时候必定还是会遵循你讲的来。”张全斌有些不觉得然。
“等等再说吧,他这段时候听课倒是挺当真的,等期末测验看当作绩有没有转机吧。”张全斌临时将此事记下,并没有顿时决定是否找陈俞安来说话。
“《抽芽》杂志我也看过,这本杂志主如果针对高中生和大门生的,他们所赏识的文章和高考阅卷教员喜好的文章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你们必然必然要记清楚......”絮干脆叨地又叮咛了好半天,王伟才安插下作文题目,让门生们开端写作。
放学后,陈俞安将杂志丢给于江峰,本身把汇款单收好,回身就进了老处所,新的文章他已经有了眉目,现在就筹办再次投稿。
“呦,这是如何了?”王伟走进课堂,发明氛围仿佛有些不对。
“陈俞安,是不是如许?是的话就恭喜你了,不过今后正式测验的时候可不能这么写。”王伟现在也只能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