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笔名[第2页/共2页]
“不是假的吧?这下真成作家了?”这儿刚还“陈作家”、“陈作家”的嘲笑呢,成果人家转手就接到了杂志社的信,有些人脸上挂不住了。
“俞安,给大师伙儿说说呗,到底如何回事儿啊?免得曲解。”纪明捅了捅陈俞安的胳膊说道,刚拆开信封的时候贰内心不爽极了,可现在倒是乐开了花,巴不得陈俞安颜面扫地。
这个行动倒是激愤了刚起哄的那几位,“呦,还要脸不要脸了,喏,作者:杨威利,这上面写得但是清清楚楚!”
1999年3月,首届新观点作文大赛获得美满胜利。当年有7位一等奖获得者荣幸地获得了保送结合主理高校的破格登科资格,自中国大陆规复高考以来第一次因作文比赛的奖项,获得学习机遇。
到现在新观点作文大赛已经停止了两届,并胜利的培养了韩涵这位颇具争议的文坛新人。
陈俞安同窗
1998年,《抽芽》结合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天下闻名高校,向中学教诲的“唯理形式”叫板,天下新观点作文大赛就如许应运而生。
“喏,这篇文章,《那些年,我们一起误读的<卖油翁>》,应当是这篇吧?咦,作者名写得为甚么是杨威利啊?”再看文章目次,倒是发明了一篇疑似陈俞安作品的文章,但是作者的名字却不一样。
他们把这个当作了陈俞安抄袭的证据,“我就说么,他如何能够写出这么牛逼的文章?本来是抄的啊?”刚才他们还把这篇文章贬斥得一无是处,这会儿为了打击陈俞安,又改口说牛逼了,也幸亏他们有这么厚的脸皮。
“说不定是他本身订的杂志来着,可巧明天给寄过来了,收到杂志也不代表就颁发文章了吧?”有人不甘心肠嘟囔着,特别是看到那些女生眼里的光芒,对陈俞安的不满更严峻了。
另,样刊和汇款单已经随信寄出,请查收!
大赛礼聘海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负评委,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节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以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限定;“新观点”旨在倡导:“新思惟”、“新表达”、“真体验”。初赛优胜者插手复赛,最后肯定1、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