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页/共2页]
这个天下对言论的节制并不是很严格,只要不在天子面前瞎歪歪,想如何说就如何说,当然,大逆不道的谈吐还是不能随便鼓吹的。
骑在顿时不好撑伞,更何况让一个大老爷们撑着一把小小的油纸伞也实在太难为人了些,幸亏常常在外东奔西走的万老爷早有筹办,每人一顶厚厚的貂毛帽子戴在头上,雪粒都顺着滑溜溜的貂毛掉了下去,一点都不消担忧弄湿了头。见他们身上穿戴外相内衬的厚蓑衣,骑在顿时一点都不冷,六丫跟万夫人才稍稍放心了一些,不过还是每隔半个时候给世人送碗热汤,弄得大伙儿非常感激,各个被补得满脸红光精力抖擞的。
六丫因着公公和丈夫之前的叮嘱,即便心中担忧的不可,也不敢随便冲出去帮手。更何况身边另有身无缚鸡之力的婆婆需求她庇护呢,千万不能再像之前在娘家那般莽撞。
“嘘,内里有环境……”六丫正听婆婆说八卦听的高兴,俄然感受内里声音不对,赶紧一把捞过挂在车厢壁上的宝剑,将婆婆护在身后,谨慎听内里的动静。
万夫人闻言一怔,当即就温馨了下来。
听阿宁声音中气实足的,不像是受了甚么伤,六丫不由悄悄松了口气,总算是稍稍放心了些。
“哎,这事儿还得从先皇提及。先皇当初最宠嬖的不是当今圣上的生母安皇后,而是艳冠群芳的柳贵妃,是以柳贵妃比皇后早几日诞下的大皇子一落地,先皇就不顾众臣反对封了大皇子为太子。可恰好大皇子早产,从娘胎里带了病根,自小体弱多病,竟结婚数年而膝下尤空。没有子嗣的太子天然不成能担当大统,先皇迫于朝臣及宗族压力,只能重新册立当今圣上为太子。不过到底是放在心尖上疼了二十多年的孩子。先皇怕他仙逝后新皇会苛待先太子,就特地在辽中划了个敷裕的郡赐给先太子当属地……”
“那可说不定,传言说几年前先太子府中的一个侍妾诞下一子。先太子也算是后继有人了,会等闲放弃封地?”
“可不是?说到底都是命啊。不过幸亏做天子的不是先太子,看看现在的辽中,那就是前车之鉴啊。”
六丫在马车里闲得无聊,就缠着婆婆给她说些风趣的故事。没想到婆婆看着矜持端庄又守礼,晓得的还挺多,别看蛰居在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对于京都各大师族乃至是皇家的秘闻都了如指掌。一个讲得高兴,一个听得欢乐,两人共同默契,竟感觉整日呆在车里都不那么无聊了。
“我们远在辽北都安循分分的,间隔京都更近的辽中竟混乱至此?圣上都不管的吗?”六丫不解地问道。从她这十来年的切身经向来看,本朝的天子应当是个明君,连千里以外的辽东和悠远的岭南都被治得服服帖帖的。天子如何能够会对眼皮子底下的辽中视而不见?
“谁说不是呢?不过先皇下了明旨。新皇也不好收回,只能眼睁睁看着辽中被先太子把持至今。偏先太子自幼荣宠加身,被先皇宠得不成模样,志高才浅,眼妙手低。看看现在辽中都成了甚么模样,不法啊……”
进入辽中以后,世人较着警戒了很多。等闲不在田野露宿,即便走冤枉路也要绕过某些地区,若不是万不得已乃至都不让女眷们走出车厢……,各种迹象表白,想要跨过辽中进入京都,恐怕不是甚么轻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