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浮华背后的隐患[第2页/共3页]
“孙儿给姥姥叩首了。”
“吴王殿下到!”
“免了,免了,舒儿来,到姥姥这儿来。”
这么些年来,陈子明但是年年都来给杨淑妃拜年,可谓是见证了大吉殿是如何从门前萧瑟车马稀演变成现在这等各色人等齐来朝贺之盛况的,内心头自不免感到颇多,当然了,以其之睿智,自是不会感受不到杨淑妃那看似不经意的怠慢与冷淡,可也不是很在乎,摆布他本就没筹算真在朝中干一辈子,只消将李恪扶上马再奉上一程,也就该到了马放南山之时,自是不必去在乎杨淑妃对自个儿到底是怎生观点来着。
呵,情面冷暖,人间百态,莫过如此罢。
“殿下请。”
杨淑妃的孙子按说都已有了好几个了,最大的孙子是蜀王李愔的宗子李畴,也不过才六岁,还远在蜀州,至于李恪的几个儿子么,除了宗子李仁两岁了以外,其他几个都还在吃奶,底子不成能在杨淑妃膝下承欢,算来算去,也就只要陈舒小时候没少跟着汝南公主一道进宫拜见,最得杨淑妃的心疼,这会儿见了陈舒的面,杨淑妃当即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不住地夸着,如此一来,边上待着的众嫔妃、公主们天然也须得有所表示,一时候陈舒就成了重贵妇们争相赞成的核心之地点,反倒是将陈子明佳耦都给萧瑟到了一旁去了。
陈子明当然不成能跟李恪申明自个儿正在谋算着要干掉他李恪的真爱,再说了,这等场合下,李恪能够表示得随便,他陈子明倒是断不能如此,也就只能是简练地谦逊了一句了事。
陈子明并未直接答复李恪的题目,而是意有所指地反问道。
这等场合,陈子明也自不想多呆,只是碍于身份,他不好随便走开罢了,现在,李恪既是有此发起,他自是无不从之理,笑着交代了汝南公主几句以后,便与李恪一道分开了正殿,踱进了殿旁的小花圃中。
花圃里虽是没旁人在,可毕竟是在宫中,自是不好谈甚严厉的话题,李恪一开端也就只是随便地扯着些风花雪月的妙闻,可待得见陈子明应对之间较着透着股心不在焉之意味,自不免颇觉奇特,这便出言探听了一句道。
杨淑妃与陈子明之间虽是亲戚,可真要说有多靠近么,那还真就谈不上,没旁的,这些年来,杨淑妃几次试图插手朝局,着汝南公主带话给陈子明,却全都没获得回应,特别是在陈舒的婚事上,更是被陈子明给摆了一道,要说没故意结,那自是不成能之事,当然了,在这等场合下,杨淑妃倒也不会不睬智地给陈子明神采看,只是一味号召陈舒的行动本身就模糊透着对陈子明有着些许的不满之意味。
陈子明想得较着有些入了神,乃至于都未曾重视到李恪不知何时已走到了近旁,直到李恪出言号召了一声,他才猛醒了过来。
就在一众贵妇们围着陈舒调笑不休之际,却听一声尖细的喝道声俄然响了起来,旋即便见一身整齐王服的李恪已领着王妃杨氏举头阔步地从殿内行了出去,正自闹腾不已的众贵妇们当即自发不自发地全都让到了两旁,已被众贵妇们逗弄得面色潮红不已的陈舒这才逃过了一劫,赶快紧着便蹿回了陈子明佳耦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