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盖棺定论(二)[第2页/共3页]
严刚话音刚落,吏部尚书杜楚客也自紧着从旁闪了出来,大声地附议了一番,旋即,便见十数名朝臣也紧着要出列援助,明显都是李泰事前摆设好的人马,要的便是这么个先声夺人之气势。
“乔爱卿有何本章要奏,且自说来好了,朕听着呢。”
“严刚,尔这厮好大的狗胆,竟敢欺君罔上至此,来人,将这厮给朕拿下了!”
“陛下明鉴,臣觉得严大人所言甚是,我辈为臣者,当以公心为先,今,已逝特进萧瑀行动乖张,屡有大过,其能以‘文贞’谥之,倒是‘褊公’一词恰如其分,臣恳请陛下圣裁!”
“陛下,微臣所言皆有凭据,现有诸多人等之供词在此,还请陛下过目。”
许敬宗几次办差总出如许或是那样的不对,太宗对其自是无太多的好感可言,这会儿虽是准了其之所请,可从口中吐出的字眼较着生硬得很。
许敬宗不愧是搞史学出身的,对萧瑀的诸般事迹皆熟稔于心,加上文采出众,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当真将萧瑀美化到了无人可及之境地,至于瑕疵么,则是玩了手春秋笔法,一带而过。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冤枉啊……”
“谢陛下隆恩,微臣有一事要奏明陛下,已逝特进萧瑀公忠体国,自我大唐建国起,便屡立奇勋,位列凌霄阁之九,为宰辅之尊二十余载,高祖屡赞曰:‘公之言,社稷所赖。’,陛下也曾多番籍慰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武德年间,不顾险阻,多次于朝堂之上力谏议高祖,为陛下请命;贞观初……,如此虔诚亮直之臣,实为我朝当中流砥柱也,今其既丧,国失股肱也,悲哉,痛哉,当以文贞之谥表之,觉得后代臣工之典范也,如上以闻。”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一贯营私守法,绝无此般罪过,此皆乔良诬告微臣,当得反坐。”
“众爱卿平身。”
太宗并未理睬世人之乱议,不动声色地便准了其之所请。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嗡……”
不等李泰一方的朝臣们有所行动,却见御史中丞乔良已是大步抢了出来,大声禀报了一句,刹时便打断了李泰一方人等将起之气势。
许敬宗话音方才刚落,也不等太宗有所表示,就见文臣步队中人影一闪,大理寺少卿严刚已是大步抢出了行列,一样是一通子长篇大论,所言所述与许敬宗可谓是针锋相对,涓滴没给萧瑀留半点的情面。
待得群臣们分文武各自站好了队以后,太宗也自无甚酬酢的废话,直截了本地便道出了本日早朝议事之主题。
“皇上驾到!”
太宗金口既开,侍立在侧的赵如海自是不敢有涓滴的拖延,紧着应了一声,疾步便跑下了前墀,接过了乔良高举着的几卷纸,转呈到了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