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萧瑀的一锤定音[第2页/共3页]
太宗确切偶然再立李泰,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让李恪监国,之以是一向将李泰留着身边,不过是怜子之心作怪罢了,而此番之以是想着将中书令之位授予长孙无忌,也只是感念与长孙无忌昔日之情分罢了,这会儿听得萧瑀这般剖析,心下里也高傲白自个儿怕是做错了事,可碍于面子,又不肯等闲认错,也就只能是无法地吭哧了一声了事。
“子明啊,此番多亏了你,若不然,小王都不知该如何应对才是了的。”
“嗯……,朕是有此设法,如何,爱卿觉得不当么?”
对于眼下这么个成果,陈子明虽是能接管,可心中实在并不甚舒坦,倒不是因着殷元进位中书令之故,而是极其不爽李恪对许敬宗的重用,哪怕李恪并未明言许敬宗的晋升与他有关,能够陈子明之睿智,又怎能够会猜不出其中之关窍,只是不想说破罢了。
太宗的圣旨下得很快,而中书省、门下省也全都是一起绿灯,到了午后,圣旨便即公告天下,着礼部尚书殷元为中书令,其所遗下之礼部尚书缺由黄门侍郎许敬宗递补,对此成果,李恪自是对劲得不能再对劲了,内心头对陈子明的睿智,也自感激得很,言语间尽是粉饰不住的光荣之意味。
饶是太宗的反问之言已是寒气大冒了的,可萧瑀不但未曾有所收敛,反倒是又说出了番更令人惊慌不已的话来。
“中书令乃朝堂要职也,唯陛下能一言以决之,陛下予谁不予谁,那都是陛下的权力,老臣岂敢有甚设法,然,如果陛下对峙要以长孙无忌为中书令,老臣恳请陛下先废了吴王殿下,另,还须得杀了陈曦,贬了老臣以及玄龄等众宰辅。”
听得太宗声色不对,前来送本章的那名小寺人面色当即便是一白,哪敢有甚旁的言语,紧着应了一声,急仓促地便退出了寝宫,自去答复李恪不提。
太宗到底是明君之属,认错的勇气还是有的,固然为可贵够呛,可还是红着老脸地收回了成命。
“陛下乃圣明君主也,天然不是昏君,只是陛下既要将中书令这等要职授予长孙无忌,那接下来岂不是要立濮王殿下为储君了么,如此一来,又岂有再让吴王殿下监国之理,那老臣与房玄龄等诸般大臣也不该再在朝堂上呈现,至于陈曦这个吴王殿下的亲妹夫更是不该活在这世上,若不然,将来那个能治得住此人哉?老臣没说错罢?”
这几日来,各种流言四下乱传,太宗对此自是心中稀有的,也晓得有关李恪属意殷元的说法,只是并未往内心头去,无他,概因太宗早就晓得陈子明与殷元之间有着血仇,李恪如果挑选了殷元,那岂不是要跟陈子明这么个社稷臣生分了去,错非吃错了药,不然的话,又怎可无能出这等自断臂膀之蠢事来着,可眼下听得萧瑀也是这般建议,太宗自不免便有些不解了。
“嗯……,宣!”
“善,朕晓得了,卿且为朕拟诏罢。”
“子明所言颇是有理,我朝重臣皆年龄已高,又是劳累之躯,难言悠长啊,确是须得早有筹办才好。”
太宗的不爽皆因中书令一缺而来,这一听萧瑀哪壶不开偏提哪壶,神采当即便耷拉了下来,没好气地便反问道。
“老臣遵旨!”
“诺!”
“启奏陛下,特进萧瑀、萧大人在宫门外求见。”
“殿下过誉了,此皆下官之本分耳,只是诸如此番之事在不久之将来,或恐另有很多,殿下须得早做筹办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