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中书令之争(四)[第2页/共3页]
“嗯,请罢。”
李恪对许敬宗所言本来也自不甚信赖,在他看来,陈子明乃是沉稳之人,嘴快实得很,底子不是会乱传话者,而殷元也属老成慎重之辈,理应不会对劲失色才对,至于他本身么,更是从未曾跟人提起过此事,如此一来,那便极有能够是许敬宗本身在妄测,故而,李恪第一时候便着人去了门下省,本也就只是想着证明一下许敬宗的小民气机罢了,却未曾想此等动静竟真的已在门下省内传开了,若非如此,李恪也自不会如此急地请陈子明前来商讨个对策。
监国亲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旁的才气临时非论,没个好身材,那是决然没法承担起如此沉重之国务劳累的,这不,天都已是将至中午了,李恪还在忙着批折子,看那架式,午膳恐怕都顾不上去用了,正值其埋头速书间,却见何欢急仓促地从屏风处冒了出来,紧着凑到了李恪的身边,谨慎翼翼地禀报了一句道。
听得李恪有所叮咛,何欢自是不敢稍有拖延,紧着应了一声,仓促便退出了御书房,未几会,便又陪着面色惨白的许敬宗从外头转了返来。
“哦,竟有此事?延族是从何人处得来的动静,嗯?”
固然未曾给许敬宗一个明白的答复,可李恪的心倒是就此烦躁了起来,也自顾不得甚避讳不避讳的,紧着便将陈子明请到了御书房中,卜一屏退了摆布,便即忧心忡忡地将环境道了出来。
许敬宗虽故意再刨根问底上一番,何如几名随员都已是拦在了面前,他也没敢再多拖延,只能是无法地丢下句场面话,就此悻悻然地走了人……
时已至午,忙乎了一上午下来,李恪也已是困饿不已了的,自是偶然多兜圈子,一待众陪侍们全都退下以后,便即摆手叮咛了一句道。
陈子明乃心细如发之人,只一听李恪这般说法,立马便猜到了个大抵,虽不中,却也不远了——流言的泉源是长孙无忌不假,可真正乱传了开去的始作俑者倒是许敬宗,无他,一者是想搅黄了殷元的功德,二来也是为了袒护其与长孙无忌的暗里勾连,故而,一从宫中回转了门下省,许敬宗便成心将此事泄漏了出去,如此严峻的“消息”,天然有功德者会去疯传不止。
“据许敬宗所言,乃是门下省官员闲谈时所提及,小王先前已着人去体味了一下,这才发明其所言竟是不假,现在这等流言想必已是传了开去,小王心烦意乱,已难有定算,还请子明教我。”
“延族有甚话且就直说好了,孤听着呢。”
“回殿下的话,下官是于门下省官员之闲谈中得知此事的,莫非真确有其事不成?”
许敬宗到底不是寺人新手,固然已被长孙无忌所言弄得脑筋发昏不已,但却并未完整乱了分寸,始终在思疑长孙无忌先前所言乃是别有用心的教唆之语。
“司徒大人留步,下官告别了。”
“啧,延族莫非觉得老夫是信口开河之人么?嘿,不信便算了,就当老夫未曾说过也罢。”
“启禀殿下,黄门侍郎许敬宗、许大人在宫门外求见。”
“谢殿下隆恩,好叫殿下得知,下官先前刚听到一折流言,只是不知真伪,概因兹事体大,下官自不敢稍有怠慢,特来向殿下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