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投名状(一)[第3页/共3页]
“四哥留步,小弟便先告别了。”
“下官见过陈大人。”
贞观二十年七月十一日,帝下诏,着大理寺少卿颜钢赶赴江州,彻查浔阳粮库失火一案,江州刺史柳琮停职待勘,州中政务由州司马孙成临时代理,并令“病愈”返来的陈子明重掌南粮北调事件,着各有司部分尽力共同。
“殿下息怒,皆是部属无能,累及师门,愧对殿下。”
饶是李贞施礼颇恭,可李泰却并未行礼,更未曾有甚酬酢之言,劈脸盖脸地便喝问了一句道。
“禀大人,下官处刚接到了一份弹章,实不敢擅专,还请大人过目。”
“来大人客气了,有事么?”
事已至此,李贞也自不肯再在此处看李泰的臭脸,行了个礼以后,便即就此退出了书房,自行打道回府去了……
固然搞不懂李泰为何会如此起火相逼,可李贞还是强自稳住了心神,温言细语地便要进谏上一番。
大怒之下,李泰哪管那名书童的感受如何,气急废弛地便嘶吼了一嗓子。
“嗯,请罢。”
“回四哥的话,小弟早已拟好了章程,就等着过几日大朝时上奏父皇了的。”
这一见彭荃一问三不知,李泰气急得想骂人,只是念及彭荃已是他部下仅存的妙手了,真要生分了去,怕是连个能用的人都没了,也就这么硬生生地将到了嘴边的污言秽语又生吞回了肚子中,强自平抑了下烦乱的表情,好言好语地安抚了彭荃几句。
“禀大人,来大人来了。”
见得李泰这等狰狞之模样,那名书童哪敢有涓滴的拖延,紧着应了一声,连滚带爬地便退出了书房,自行设法去延请李贞不提……
前几日李贞前来向李泰输诚之际,确切承诺了李泰要投名状的要求,经心筹办了一份弹劾杨师道的本章,约好了在大朝时策动俄然攻击,打李恪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想到李泰竟然又改了主张,一时候搞不懂李泰到底想何为来着,无他,此时策转动劾守势不是不可,只是影响力较着不如大朝时策动来得大,更有能够给李恪一方留下转圜的余地,万一没能将杨师道一举参倒,将来要想再动其,可就难了的,恰是出自此等考虑,李贞自不免便有些个茫然不已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