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李慎的小心思(四)[第2页/共3页]
俗话说得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至于儿子么,那一准是自家的最棒,太宗虽是明君,可在这等人之常情上,也难有脱俗之处,这一听萧瑀说李慎的不是,太宗可就不免有些恼了,没甚好声气地便断喝了一嗓子。
太宗这么一怒叱,萧瑀这才惊觉是上了长孙无忌的恶当,故意要解释上一番,恰好他又不以辩才著称,临时要想词,自不免是过分艰巨了些,当即便被憋得个老脸通红不已。
太宗双眼炯然地看着陈子明,见其面色淡定如常,并不像是在扯谎的模样,也就没再出言逼问个不休,但听太宗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以后,便即将题目丢给了其他宰辅们。
“陛下明鉴,微臣觉得典范注释一事,乃功在千秋之盛举也,今,虽已经纪王殿下及诸弘文馆学士不懈之尽力,得以初成,然,为确保万无一失之故,确还须得谨慎处置,故,微臣发起多勘文本,征召天下饱学鸿儒,对统统文本停止深切之考核,待得确保无虞以后,方好发行天下,觉得科举考核之纲领。”
“嗯,晓得了。”
陈子明这么一保持沉默,诸般宰辅们也就不免有些抓瞎了,为防不测故,也自都玩起了三缄其口的把戏,因而乎,偌大的书房里竟是就此诡异地温馨了下来,这等景象一出,太宗的眉头自不免便微皱了起来,目光在众宰辅们身上逡巡了一番以后,终究还是下落在了陈子明的身上。
萧瑀就一向脾气,底子没认识到长孙无忌的话语里埋没着圈套,不管不顾地便出言辩驳了其一番。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纪王殿下虽有主持编撰典范注释之功,才学也算小有可观处,然,毕竟年青,实不宜担纲主考之重担。”
“陛下息怒,老臣,老臣……”
陈子明本来是不筹算在主考人选上发话的,可又不好坐视萧瑀堕入窘境,无法之下,也只能是从旁出言打岔了一句道。
“嗯,卿等呢,可有甚要说的么?”
“子明,朕如果没记错,卿对科举改革一事最是熟稔,且就卿先来讲说好了。”
一听太宗提到了科发难宜,众宰辅们的目光立马成心偶然地便看向了陈子明,没旁的,固然当初科举改革的章程是李恪所上,可谁都清楚这事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陈子明,论及内里的门道,众宰辅们自知都不如陈子明清楚,自是都不肯抢先发言,怕的便是万一有个啥疏漏处被陈子明当着太宗的面挑将出来,那乐子可真就要闹大发了去了。
“嗯,子明之言甚是,朕看着亦是可行,孙伏伽前番既曾参与编撰注释一事,今且就为副主考也罢,卿等觉得可行否?”
“此番小王能得担纲明春贡院之大任,皆出自陈大人之大力襄助也,心中感激不尽,然,又颇见惶恐,特厚颜前来叨扰,还请陈大人莫怪才好。”
太宗明显是早有筹算,正因为此,一有了陈子明的打岔,他便即顺势将心目中的副主考人选道了出来。
太宗既已点了名,不开口天然是不可了的,但是陈子明也自不觉得意,就着典范注释一事大谈特谈,可说来讲去,就是绝口不提太宗真正想问的主考官人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