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太宗的执拗(二)[第1页/共3页]
不管是宿世的高丽棒子,还是今时的高句丽,陈子明都无半点的好感可言,要说灭其鼎祚,陈子明自是举双手同意,他反对的仅仅只是太宗亲征罢了,来由很简朴,一者是太宗年龄已高,早无当年之勇,并分歧适再领兵交战,至于其二么,在陈子明看来,眼下机会尚不成熟,强自出动雄师,不免还会有折戟沉沙之虞,题目是这两个启事都不太好当着太宗的面说将出来,陈子明也只能是虚言安抚了太宗一番了事。
早在雄师还未出征之前,陈子明便曾建议太宗以正合、以奇胜,厥后,在安市城下,江夏王李道宗也曾如此建议过,可惜太宗却始终不觉得然,乃至于错过了一举平灭高句丽之良机,一念及此,太宗心中的悔意当真是浓得惊人。
“陛下谬赞了,此皆有赖陛下鸿恩浩大,下有全军将士用命,臣实不过只是尽本分耳。”
“诺!”
“奴婢在。”
这一见太宗仿佛对陈子明有些不待见,李勣的精力当即便是一振,无他,这么些年来,陈子明蹿升的速率实在是太快了些,短短十余年的时候,便从戋戋一九品微末小军官爬上了右仆射之高位,不但在朝务上建立颇多,军功更是捞了无数,现在在军中的职位模糊然已有着第一人之势,这叫李勣如何能不生出妒忌之心的,只是陈子明会做人,在朝中的权势又大,李勣心中虽有所不满,却也拿陈子明没辙,现在见得太宗仿佛有着要削陈子明面皮之架式,李勣自是乐得顺势而为上一把,当然了,这么个心机,他倒是千万不敢当着太宗的面有所透露的,也就只是恭谨地应诺了事。
在问策陈子明之前,太宗实在已然跟朝中诸多重臣切磋过再征高句丽一事,其中以兵部尚书李勣为首的军中重将都分歧要战,而房玄龄与萧瑀等文臣却都不甚同意,当然了,除了萧瑀是果断反对以外,其他文臣都只是隐晦地发起暂缓出征,也恰是因为文武官员定见不一,太宗这才会问策于本来筹算雪藏上一段时候的陈子明,本觉得陈子明这等军中出身的大臣应当是会支撑再战之议才对,却未曾想陈子明竟会是这么个态度,太宗大失所望之下,自是不肯再与其多谈此事,这便一扬手,有些个悻悻然地下了逐客之令。
饶是陈子明说得娓娓动听,何如太宗报仇之心甚切,底子不筹算多等,明白无误地便道出了明春便要再战之意。
李勣提及来与陈子明之间实在并未曾有过抵触,当然了,也谈不上有啥友情可言,自是不成能会去帮着陈子明说话,在妒忌心以及奉迎太宗的心机作怪之下,竟然硬是睁着双眼提及了瞎话,毫不客气地便将陈子明所献之策贬损了一番……
卜一转过屏风,入眼便见太宗眉头舒展地蹲在沙盘前,面色阴冷而又愁闷,饶是李勣生性沉稳,也不由为之心头打鼓不已,只是人都已到了,倒是不敢在礼数上稍有闪失的,也就只能是硬着头皮地抢上了前去,恭谨万分地大礼参拜不迭。
这一见太宗如此神态,赵如海当即便被吓得面色一白,哪敢再在书房里多呆,恭谨地应了一声,急仓促地便退出了书房,半晌以后,又陪着一身紫袍的李勣从屏风背面转了出来。
太宗的心火明显不小,饶是赵如海施礼恭敬有加,可太宗倒是连看都未曾看其一眼,便已是不耐至极地下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