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风云突变(三)[第2页/共3页]
虽说心中早有定见,不过么,陈子明却并不筹算急着表态,仅仅只是淡然地一笑,不置可否地反问了一句道。
“回大人的话,下官觉得我雄师出征期近,为防各地有乱,还须得诸藩王各守藩地,以确保社稷之绥靖,是故,顺阳郡王此际还是临时不回京的好。”
官大一级便能够压死人,更别说陈子明乃是堂堂宰辅之尊,职位远在刘洎之上,纵使明知陈子明此际放话明摆着是在拉偏架,可刘洎气归气,道歉的话语还是不得不强压着肝火地说上一句。
眼瞅着陈子明摆出了这等公事公办之态度,刘洎虽是恼火非常,却也没辙,只能是悻悻然地应了一声,无法至极地自去了……
李泰此际如果回到京师,必定会对李恪构成极大的威胁,更会令本来已趋于安稳的朝局波澜大起,这么个事理,在场诸般人等都懂,题目是这么个来由倒是不能端到台面上来讲,若不然,便有着大逆不道之嫌,正因为此,李恒虽是在跟刘洎狠恶对喷,却并未拿朝局稳定来讲事,而是森然地便翻起了旧账。
“诸公,本官请各位来,只为一事,中书省转来了份圣旨,陛下欲召顺阳郡王回京,诸私有甚观点,且就都说说好了。”
“刘大人有甚定见能够保存,退下!”
“呵,刘大人的意义是……”
“李大人还请慎言,圣心即天意,尔安敢以己意代天心,如此狂悖话语,就不怕御史上弹章么?”
“于大人此言确是有理,本官也作此想,诸公可另有甚旁的观点否?”
“大人,陛下怜子心切,今,既是有诏,岂可私行采纳,下官觉得此事千万不成!”
陈子明御下极言,调集令既下,诸般大员们自是不敢有涓滴的怠慢,早早便全都堆积在了二门厅堂中,待得陈子明一到,便即齐齐见礼不迭。
“大人!”
“免了,都坐罢。”
“下官……”
陈子明话音方才刚落,刘洎便已是迫不及待地冒出了头来,振振有词地亮了然态度。
张玄素与于志宁都曾兼过东宫属官,虽都不是李承乾的亲信,但是毕竟多年相处,跟李承乾之间还是有着必然豪情的,当然了,于志宁生性较为谨慎,心中虽有设法,却并未急着发言,可生性朴重的张玄素倒是没那么多顾虑,旗号光鲜地便表白了态度。
重审李治罹难一案天然是不成能之事,别说太宗不会同意,哪怕是李恪登了基,也决然不会再去翻开那道丑恶的饭桶,无他,天家的脸面还是要的,正因为晓得不成能,故而,陈子明并未对张玄素的建议加以置评,也就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便又将题目丢给了于志宁。
刘洎本觉得有了太宗的圣旨,李泰回京已是不成题目了的,却未曾想最后的议事成果竟会是这般,顿时便急红了眼,不管不顾地便又站了出来,大声抗辩了一番。
“下官等见过大人!”
“嗯,这圣旨何时到的?”
“诺。”
陈子明身上煞气大,这么一发作起来,当即便压得刘洎胸口发紧不已,尽骄傲心的不甘,却也不敢再行强抗,只能是面色阴冷地应了一声,悻悻然地退了开去……
“去,传本官之令,召从五品以上之官员一体马上到二门厅堂议事,不得有误!”
刘洎本就是个固执的性子,这一见大事要败,哪还能忍得下去,纵使是面对着陈子明这位顶头下属,也自顾不得那么很多了,张嘴便要再次提出抗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