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330章 劝学策(三)

第330章 劝学策(三)[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回父皇的话,所谓杂科便是将明法、算学、书学等科总算在一起,并不牢固会考之日期,而是按照朝廷之需求,不按期开考,取中者,按事前制定之补缺所需定员定岗入仕。”

李恪从陈子明处得来的科举轨制乃至招考题材大多取自科举最为成熟的明、清期间,自是松散得很,整套体制极其完美,少有缝隙可钻。

李恪所说的这么个金字塔科举布局清楚了然,太宗自是能听得出此中之妙用,不过就是层层提拔罢了,但是在太宗看来,这并非关头之地点,招考科目方才是重中之重。

太宗本就故意要推行标点标记,之以是问世人之定见,也不过是不肯表示得过分乾坤专断罢了,现在么,见房玄龄这个首辅大臣已是表了态,太宗也就没再去问旁人的定见,一锤定音地便将此事敲定了下来。

“罢了,下不为例,玄龄,尔对这标点标记一事如何看?”

“恪儿,且接着往下说。”

科举轨制的各种品级提及来并不算庞大,可真要讲解清楚,也不是件简朴之事,幸亏李恪早已在陈子明的指导下背得个滚瓜烂熟了去,这会儿娓娓道来,还真就不带半点的磕巴。

“陛下明鉴,老臣觉得此策应是可行,只是详细之标记利用是否得当还须得进一步商讨,以确保万无一失。”

标点标记的推行一事既已过了关,于李恪来讲,大事便算是底定了一多数,他自是有来由镇静上一番的,不过么,场合不对,这会儿也就只能是强压住心中的高兴之情,紧着躬身应了诺,而后缓慢地在心底里构造了下说话,声线陡峭地开口道:“父皇明鉴,我朝现在之科举体制烦琐非常,计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科、进士、孺子科和明法、算学、书学等林林各种五十六类,看似术业有专攻,实则令人无所适从,既倒霉于同一打算科举轨制,也有碍于真正有才学之辈脱颖而出,其中尤属明经最为世人所诟病,无他,只熟背经籍却才学平平者常常依此晋身,此类人多为门阀世家后辈,今若欲停止门阀世家横亘庙堂,便须得同一科举轨制,以公允为原则取士,辅之以广开书院、教养天下,定可鼎定我大唐千秋之基业也。”

“父皇明鉴,儿臣觉得招考必读书目当为《礼记》、《左传》、《诗经》、《周礼》、《仪礼》、《易经》、《尚书》八经,凡参试,皆须得通读上述八经,考核之科目为默经、释义、策论、诗赋四场,孺子试由县中出题;乡试由州中出题;会试以及殿试皆由帝王出题,凡出题皆密封,唯到考时,方可开封取题,泄题乃至科举舞弊者,皆以大逆罪论处,生员考后,统统卷子皆糊名批阅,各考官交叉核阅,以确保公道,唯取定后,方才揭开糊名,以榜单之情势公示,如此,当可一举窜改考生驰驱权贵门下之歪风。”

“嗯……,众爱卿听也都是听过了,对此可都有甚要说的么?”

太宗这么一开口,本就已是力不能支的长孙无忌自是乐得从速脱身开去,而陈子明么,也不筹算真将长孙无忌往死里逼,毕竟言语间占些上风只不过是一时痛快,却不敷以伤到其之根底,现在太宗既是叫了停,陈子明倒也不会过于己甚,告罪了一声以后,便不再多言了。

不管长孙无忌还是陈子明,都是太宗依为股肱之重臣,他自是不会真拿君前失礼这么条过落空重处二人,打断一下二人的辩论也就算是将事情揭了畴昔,转手间,便已将题目丢给了默立在一旁的房玄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