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124章 万事俱备

第124章 万事俱备[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日子就这么一天六合过着,转眼间两个月的时候畴昔了,见天就将到中秋佳节,但是陈子明却并未曾回治所汶山县,而是始终在通化县繁忙着,不是去盐池工地便是去西盐山观察,忙繁忙碌了两个来月下来,人也真是有些疲了,可贵地偷了回闲,固然一样是一早便起了,但却并未分开驿站,而是在书房里拿着本闲书,躺在了摇椅上,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筹算好生舒散一下紧绷了多日的神经,只可惜这么个小小的欲望也没能实现,这不,辰时方才刚过,就见其派驻在盐池工坊处的一名随扈已是满脸忧色地闯了出去,连施礼都顾不上,便已是镇静奋地嚷嚷了一嗓子。

盐池是前天方才完工的,没旁的,虽说在来通化之前便已做好了相干打算,可毕竟都是纸上谈兵,详细可否完整合用,陈子明本身也没太大的掌控,只能是一边制作,一边作出呼应的调剂,工程量自是小不到哪去,按陈子明的料想,盐池就算开端正式运作,要想出盐,仿佛也还得再过上几天,却未曾想竟然第二天便出盐了,大喜之下,也就忘了起初想要偷闲上一回的筹算,一把将手中的闲书往边上的几子上一丢,霍然便起了身,大步便往门外冲了去……

陈子明借着交代圣旨的空档,悄悄地将一锭小元宝弹进了陈兆的衣袖中,笑容满面隧道了声谢。

感遭到了陈子明的“美意”,陈兆脸上的笑容立马便更可掬了几分,非常恭谦地又将太宗的口谕传达了一番。

陈子明赶到盐池工坊之际,李恒已然在此中了,但见其捧着一把精盐,冲动得满脸通红,浑然忘了要见礼,镇静非常地便将满捧的精盐递到了陈子明的面前,口中更是哽咽地嚷嚷着,三十多岁的人了,竟然欢畅得有若孩童普通,实际上,不止是李恒如此,工坊内统统人等,不管是盐池工坊的扶植者还是众衙役们,全都喝彩雀跃着,笑闹声噪杂得有若菜市场普通。

圣旨并不长,也就几句话便完了事,陈子明心中悬着的大石头也就此落了地,没旁的,只要能满足通化腊肉成品之出产,于陈子明来讲,便是功德一桩,至于精盐订价么,陈子明原就没希冀朝廷能开多大的口儿,毕竟朝廷的运转离不开盐、铁二利,自不成能为茂州伶仃网开一面,不然的话,举国盐政都有崩溃之危。

“无妨,某这几日便将此法清算出来,断不会叫公公难堪的。”

自古以来,盐、铁二方便是社稷岁入之支柱,大唐也自不例外,盐价虽时有颠簸,却并不大,凡是环境下,一升盐(约莫一斤二两)代价十尺绢,换算成铜钱的话,约莫是十文摆布,至于精盐么,代价还得高上一倍不足,而一斗米(约十五斤)也不过才四文摆布,从中便可知盐的利润有多高了的——海盐本身并不算贵重,就算加上运费,到达长安时,一斤盐的本钱也断不会高过三文,可朝廷卖出来的盐却翻了数倍,利润空间之大,可谓是惊人至极,若非如此,光靠田赋的话,朝廷怕是连运转都难,就更别提四下交战了的,换而言之,如果盐价下跌过巨,对国度岁入来讲,或许将会是个灾害来着。

陈子明只顾着在通化县筹措个不休,却浑然不知他所上的奏本有若炸弹般在朝中激起了惊天骇浪,无他,自古以来,盐这玩意儿只要两个来源,一是暴晒得海盐,二是从盐井里弄出来的井盐,至于岩盐么,关中以及青海、甘肃等地多得是,却因着岩盐有毒素,没法加以操纵,只能是置之不睬,倘若陈子明真能从岩盐中提纯出精盐,无疑能很大程度上处理本地地区缺盐之状况,于百姓来讲,当然是功德一桩,然,于朝廷来讲,就一定如此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